转自:贵州日报
掌叶木的花。(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供图)本报讯(记者 张警)7月16日,记者从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2011年从荔波引种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掌叶木,经过14年系统性保育,首次完成“由种子到种子”的完整生命周期。
掌叶木作为中国西南至中南喀斯特山地特有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等级。该物种是中国西南至中南喀斯特山地特有的珍稀植物,也是贵州喀斯特地貌的旗舰物种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科研和经济价值。
该物种具有“石缝求生”的独特适应性,能在裸露岩石缝隙中扎根生长,其深根系可有效固持土壤,是石漠化治理的先锋树种。同时,作为无患子科与七叶树科间的系统发育“过渡类群”,掌叶木还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在珍稀植物保护领域,“种子到种子”的生命周期闭合被视为衡量迁地保护成效的核心标准,这意味着植株不仅能在异地环境中存活生长,还能完成开花、授粉、结实全过程,建立起自我维持的种群。贵州省林科院通过模拟喀斯特生境,经过十余年精心管护,最终使引种的掌叶木实现稳定开花并少量结实,验证了迁地保育技术的科学性。
下一篇:西瓜味的夏天即刻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