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牢固树立“自己的活自己干”理念,严控外委支出,加大自营承揽力度,目前累计实现802个外委项目“自己干”,外委费用逐年大幅降低。“实践证明,资源优化无止境,一切成本皆可降。”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舒华文说。
大众新闻记者 顾松
通讯员 丁剑北 张玉 杨冬玲
外委项目公示
内部单位“抢单”
随着系统提示音响起,管具技术服务中心市场副总监党峰君的电脑屏幕上,弹出一条消息——临盘钻井项目管理部发布的旋转梯加工制作项目公示。看到信息后,他拨通了公示中的联系电话进行业务对接,按要求准备技术资料。
近年来,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坚持“自己能干的活坚决不外委”,建立从项目公示、内部竞单到业务承接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要求所有外委项目必须经过平台公示并优先由内部单位承揽,有效确保内部资源高效利用。截至目前,各内部单位通过公示平台累计承揽原外委项目802个。
“我们将项目公示作为对外招标、合同签订、费用支付的前置条件,没有在平台公示的项目一律不能外委。”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企业管理部高级主管邢涛介绍,该公司依托平台建立“内部抢单”机制,项目公示期间,内部单位抢单成功后,公司职能部门会督导双方进行对接、落实进度。
“公示平台就像‘内部淘宝’,让我们抢到了不少过去外委的项目。”在党峰君等人的努力下,5天后,临盘钻井项目管理部旋转梯加工制作项目“花落”管具技术服务中心。
聚焦重点问题
完善体制机制
过去,井下作业公司大量钻井液需要外购,受制于“没技术、不会干”,项目一直处于外委状态。为此,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成立钻井液技术攻关团队,自主研发出多类型钻井液体系,2023年以来节约外委费用1600余万元。
随着外委转自营工作推进,考核激励、人力资源、技术能力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他们通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外委公示平台上项目发布单位和承揽单位,根据节省费用和结算金额,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和效益指标考核。
针对主要承揽单位人员老化、人力资源紧张“没人干”的情况,他们采取后勤转岗一线、内部劳务输出、盘活富余人员等措施,2024年以来累计为141个项目优化调剂人员1330人次,有效满足自营需求。
针对部分承揽单位技术能力不足“不会干”的情况,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加大设备维修、工具加工等通用型外委业务培训力度,强化钻井液等技术自主攻关,全力提升自营本领。
强化整体统筹
推动“吃干榨尽”
“承揽项目的力量分散,是产能跟不上的主要原因。”胜利石油工程公司企业管理部经理朱长林说,经过努力,公司内部单位承揽了大部分制修业务,但受产能限制,还是有个别业务进行外委。
聚焦产能限制难题,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组织人员前往相关单位把脉问诊。过去,野营房制新业务由5家内部单位共同承揽,需求集中时,因缺少统筹运行,生产周期、排产能力难以满足要求;业务需求低时,又会出现人员和设备闲置的情况。
为此,今年5月,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将各内部单位原先承揽的制修业务,统一归口到管具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规模优势提质增效。不久前,管具技术服务中心承揽了井下作业公司压裂井口检维修及试压业务,仅用5天就高效完成2台压裂井口设备维修测试。
“我们的目标,是所有制修业务实现零外委、全自营。”朱长林说,在推进制修业务重组的同时,他们还对1182个劳务型外委项目逐一分析,重点挖掘外部市场项目转自营潜力,持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上一篇:“转专业”打开梦想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