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的五年进击
创始人
2025-07-19 07:57:25
0

7月18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出席并介绍“十四五”商务高质量发展成就。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在消费方面,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吸引外资方面,“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已超过7000亿美元,提前六个月完成预期目标。

回顾“十四五”,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总结道:“商务发展顶住了一波又一波的冲击,经受住了历史考验,消费、外贸、外资、对外投资合作等各领域主要目标指标进展符合预期,重大任务顺利推进,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为‘十四五’圆满收官作出了贡献。”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商务部梳理出台多项规划,为产业升级提供结构性支撑。在实践中,优化贸易结构、培育数字商务、服务型贸易增长以及强化物流和供应链韧性等方面成效明显。面向未来,商务部强调继续深化开放型经济改革,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商务融合,加快商务体制机制创新。通过系统‘施工图’方式,商务工作将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全局,支撑‘十四五’圆满收官,为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消费亮点纷呈

当前,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6.1%。

新型消费蓬勃发展,新业态新场景丰富多样,人民美好生活更加具象、鲜活。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我国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显著提升、活力显著增强。

王文涛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了“十四五”期间消费的变化和亮点,分别是“扩容”“提质”“焕新”“开放”,即超大规模市场体量更大、品质消费走进了千家万户、新型消费亮点纷呈以及国内外市场联动互促。

“人民群众的生活从原来的‘过日子’变成‘过好日子’。”王文涛谈道,“十四五”期间,在商品消费方面,商务部推动出台了系列支持政策,比如消费品“以旧换新”,智能消费和绿色消费提升了大家的生活品质。

自去年9月至今,限额以上单位的家电类商品零售额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新能源车保有量较2020年增长5.4倍,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50%,达到了50.2%。截至2025年上半年,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2.9万亿元,约4亿人次享受补贴优惠。

“十四五”期间,我国服务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2020—2024年,我国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是9.6%,服务消费增长快于商品消费。

为进一步扩大优质服务的供给,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针对性施策,对外开放“做加法”,对内放开“做减法”,解决供给侧优质服务的短缺。

“加法”指的是扩大医疗等领域的开放试点,引进更多的优质服务;推动出台支持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1+N”系列政策,开展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减法”是减少限制性措施,丰富服务供给。

对于扩大消费,洪勇建议,可以对家电、新能源车继续实施以旧换新,加上金融工具对接,有效巩固高品质耐用消费常态增长;同时,将消费补贴政策从商品领域延伸至文化旅游、健身、体育赛事等服务消费,弥补优质服务供给不足的短板,并为服务业注入持续流动性。还可以通过常态化激活夜间经济,完善夜市摊位管理、延长公共交通运营时间、设立夜经济集聚区,为餐饮、文创、演艺、旅游和无人机表演等创新业态提供常态支持,激发夜间消费新潜力。

持续擦亮“投资中国”金字招牌

王文涛在发布会上用“顶住压力,展现韧性”以及三个关键词来总结“十四五”期间的外贸工作成就。

第一个关键词“大”,贸易大国地位巩固。2024年货物贸易规模6.16万亿美元,较“十三五”末的2020年增长了32.4%,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在服务贸易方面,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

第二个关键词“强”,是贸易强国建设步伐加快。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贸易强国的“三大支柱”不断夯实。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到了18.2%。外贸新业态潜力持续释放,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67%。2024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比2020年增长38%。

第三个关键词是“韧”,外贸韧性和抗冲击能力显著提升。积极优化国际市场布局,贸易伙伴更加多元,东盟连续5年保持我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上半年贸易额又同比增长9.6%。2024年,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比重超过了50%。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张晓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十四五”期间,外贸展现了韧性和新动能。市场更加多元,欧美市场之外,我国外贸在新兴市场展现了良好的增长;除劳动密集型产品外,在新能源等新兴领域展现了充分的竞争力;各类外贸主体和外贸新业态都促进了出口的增长。

张晓涛表示,“‘十五五’外贸要提质增效,一方面是进一步践行市场多元化战略,主动对接需求匹配产能。另一方面,在制造业领域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进一步挖掘服务业竞争力,在进口和出口两方面都要发力。”

在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量大质优”成为主要特征。

“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吸收外资已超过7000亿美元预期目标,提前六个月完成预期目标。“投资中国”金字招牌持续擦亮,引资结构不断优化。产供链国际合作有序推进,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过5%,稳居世界前三,对外承包工程整体稳中有升,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签署了多份产供链合作备忘录。

外资企业正不断加码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十四五”时期,累计新设外资企业22.9万家,比“十三五”时期多2.5万家。外资企业贡献了全国1/3的进出口、1/4的工业增加值、1/7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24年,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4.6%,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在第三届链博会开幕式上,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表示:“75个国家和地区、651家参展企业,境外参展商占比提升至35%,实际参与产业链合作的企业达1200家。”

对于中国供应链与外资企业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供应链正在进行深刻转型,呈现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等特征,走向高端的同时成本也不断降低。完善的供应链和统一大市场,这些都对跨国企业具有极大吸引力,使得他们愿意加码和投资中国。

(作者:见习记者张旭 编辑:包芳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华南农业大学通报:已停职! 7月18日,华南农业大学总务部公众号发布一则情况通报:7月17日晚,有网友反映,我校校园内有物业人员...
美国首次正式确立!特朗普签署“... 当地时间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
还没睡醒?美外交官竟称:铁路方... ► 文 观察者网 齐倩近日,围绕17年未建成、花费近70亿美元的加州高铁项目,特朗普政府和加州政府争...
广东省将防风应急响应提升为Ⅱ级 转自:央视记者从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鉴于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进一步加强,可能以台风级登陆广东省...
中欧嘉益一年混合季报解读:份额... 2025年第二季度,中欧嘉益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中欧嘉益一年混合”)披露季报。报告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