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创始人
2025-07-19 07:35:29
0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陈 曦 苗楠钰

  通讯员 林龙晋

  7月17日,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体会议在杭州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进一步动员全省上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省委全会精神在嘉兴各地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持续深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定信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向着科技创新强、产业能级高、创新主体活、创新生态好的目标迈进,奋力打开高质量发展新天地,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这次全会对建设创新浙江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是走在前列意识的再强化、再激发。”嘉兴市经信局局长章澜认为,今年初以来,嘉兴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从全市“一盘棋”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年度计划+一张改革清单+一批示范项目”的工作推进体系,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抓好各项重点工作,突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全会要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我们已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聚焦打造长三角算力高地、人工智能产业强市,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章澜说。我市推进“两化”改造提质增效,上半年,全市共启动实施制造业“两化”改造项目2058个,其中数字化改造项目1459个、绿色化改造项目599个。加快构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建设体系。加速推动中试平台在“135N”先进制造业集群领域全覆盖,4家中试平台列入工信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名单,数量列全省第二。

  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更加明晰了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嘉兴坚持传统、新兴、未来产业一体推进,全市现代纺织服装产业规模已突破2700亿元,列全省第二。新材料、光伏新能源等产业规模持续保持全省第一。5月底,在全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嘉兴成功捧回“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

  章澜表示,立足嘉兴实际,以智造创新强市建设为统领,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船”和“桥”,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走出一条具有嘉兴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贡献嘉兴力量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从南湖区凤桥镇的一家村办集体企业成长为主板上市的行业知名企业,浙江荣泰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依靠的是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多年来生产工艺的积累。

  “技术创新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浙江荣泰电工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敏敏满是感慨。成立于1998年的浙江荣泰,已成长为全球云母绝缘制品龙头,掌握着全球电池热失控防护云母材料领域约30%的市场份额。

  从一个单纯做绝缘材料的传统企业,进化到聚焦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发展的一级零部件企业,郑敏敏满怀期待地说:“我们持续攻关核心技术,进军人形机器人产业,全力以赴在科技创新中展现企业担当。”

  “此次全会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的部署,让我们对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与更坚定的信心。”嘉善县干窑镇党委书记周自强表示,今年干窑镇通过将单一村党组织联合为全镇9个村大党委组团模式,打破了原有村域壁垒,初步形成了以“农事服务”为核心纽带的“窑望丰赢”片区组团发展共富格局。通过锚定电子通信产业方向,干窑镇以深圳驻点招商为支点精准发力,上半年已经累计开展外出招商63批次,签约落地优质电子通信产业项目11个,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

  周自强表示,干窑镇片区组团将持续发力,深化“11363”建设体系,升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聚力打造长三角实干共富基层样板。同时,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特点,以“走出去”与“请进来”双轮驱动策略,重点围绕泛机器人、电子通信、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持续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释放人才创新潜能

  “这次全会对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的目标举措,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激发了干劲。”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常务副院长韩恺表示,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充分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的牵引作用,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打造顶尖人才引领的雁阵格局人才团队,赋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嘉兴)作为校地合作的标杆,正以科研实力与区域优势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韩恺表示,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关键,北理工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将建立院企创新中心,推动院企人才互聘,联合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实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教融合、科教融会贯通式属地培养模式,深入探索人才留浙留嘉创新路径,为地方培养更多优秀青年人才。

  “省委将‘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作为创新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我觉得是抓住了当前创新的牛鼻子。”在嘉兴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副院长孙庆刚看来,高校作为创新的重要载体,具有落实该项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他认为,未来的高校教育,应该将“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把行业导师、产业教授作为重要育人队伍,将行业前沿、市场需求带入课堂,将人工智能、创新科学作为通识课,利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作为重要育人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激励高校教师以需求为牵引,做有用的科研,比如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对企业研发和地方发展类科研的支持力度。孙庆刚表示:“我们应该激励人才流动,更好落实‘科技副总’‘产业教授’等政策,真正实现‘人才无论落在哪里,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平台都能使用’,让人才能够在多个场景发挥作用,让人才的创新潜能和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遇极端强降水 最大小时降雨... 7月18日至19日,青海省东部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暴雨天气过程,最大降水量突破100毫米。强降雨导...
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承压 高端市... 转自:中国经营网中经记者 陈佳岚 广州报道全球手机市场半年考,市场增长放缓,中低端手机市场今年或将面...
帝亚吉欧旗下龙舌兰面临诉讼 帝亚吉欧在美国纽约、佛罗里达和加州面临一系列诉讼,称其旗下唐胡里奥(Don Julio)和卡萨米戈斯...
这家连锁超市的牛肉变质、蔬菜霉... 转自:公安部网安局“这家超市的牛肉、猪油及洋葱变质、发黑、腐烂”。2024年5月,几十条关于安徽六安...
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启动艺术赋能... (来源:文旅中国)7月18日,广东蕉岭大地艺术季媒体见面会在广东蕉岭县长潭镇白马广场举行。本次艺术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