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15个“中国消费名品”
●培育5个国家级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
●力争全省规模以上消费品企业营业收入达1.2万亿元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露敏)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3部门印发《关于增强优质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引领和提振消费需求的实施意见》,重点布局创新智能产品供给、扩大绿色产品供给、增强健康产品供给、优化数字产品供给、增强高端产品供给、拓展潮锐产品供给等6大领域。《意见》明确,到2027年,优质消费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打造20个省级消费品领域“天府名品”和200家省级“三品”标杆,创建15个“中国消费名品”,培育5个国家级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力争全省规模以上消费品企业营业收入达1.2万亿元。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放在2025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的首位。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当前,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正在分级打造,此前公布的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中,全友家居、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四川品牌入选。
增强优质产品生产供给,四川有基础,更需系统布局。“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全面提升四川消费品工业品种引领力、品质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全力打造成渝地区世界级特色消费品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国优质消费品供给高地。”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意见》提出加大产品创新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加快传统产品提质焕新、打造“四川造”产品矩阵、加强“制造+服务”融合带动和场景牵引规模化应用。“一方面,要重视传统产品的‘焕新’;另一方面,要以场景支持加快将新兴消费品‘扶上马’。”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记者注意到,四川将建立消费领域创新产品研发“绿色通道”,缩短新产品上市审批周期。同时,发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天府制惠贷”、“天府园保贷”效用,引导金融资本、银行信贷等更多社会资本支持优质产品供给重点领域。
上一篇:“两区”重点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氟硅”为何被提及二十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