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2季度,交银施罗德货币市场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交银货币”)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展现出了独特的运作特点和业绩表现。本报告将从主要财务指标、净值表现、投资策略、业绩表现、资产组合、份额变动等多个维度,对交银货币2025年第2季度的季报进行深度解读,为投资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分析。
主要财务指标:各份额收益与资产净值情况
各份额收益与资产净值数据
报告期内,交银货币各份额的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基金份额 | 本期已实现收益(元) | 本期利润(元) | 期末基金资产净值(元) |
---|---|---|---|
交银货币A | 2,080,107.48 | 2,080,107.48 | 563,752,530.93 |
交银货币B | 1,078,403.78 | 1,078,403.78 | 249,102,652.20 |
交银货币C | 267,585.19 | 267,585.19 | 75,464,018.53 |
交银货币D | 3,830.49 | 3,830.49 | 2,426,937.02 |
由于货币市场基金采用摊余成本法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零,所以本期已实现收益和本期利润金额相等。从数据可以看出,A类份额的期末资产净值最高,在收益贡献上也相对较大。
基金净值表现:收益优于业绩比较基准
各份额净值收益率与基准对比
交银货币各份额在不同阶段的净值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对比如下:
阶段 | 交银货币A净值收益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 - ③ | 交银货币B净值收益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 - ③ |
---|---|---|---|---|---|---|
过去三个月 | 0.3410% | 0.3241% | 0.0169% | 0.4011% | 0.3241% | 0.0770% |
过去六个月 | 0.7072% | 0.6447% | 0.0625% | 0.8270% | 0.6447% | 0.1823% |
过去一年 | 1.4947% | 1.3000% | 0.1947% | 1.7379% | 1.3000% | 0.4379% |
过去三年 | 5.2885% | 3.9036% | 1.3849% | 6.0484% | 3.9036% | 2.1448% |
过去五年 | 9.5126% | 6.5036% | 3.0090% | 10.8322% | 6.5036% | 4.3286%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64.2065% | 37.4739% | 26.7326% | 66.6853% | 34.9514% | 31.7339% |
阶段 | 交银货币C净值收益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 - ③ | 交银货币D净值收益率① | 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③ | ① - ③ |
---|---|---|---|---|---|---|
过去三个月 | 0.3409% | 0.3241% | 0.0168% | 0.4007% | 0.3241% | 0.0766% |
过去六个月 | 0.7070% | 0.6447% | 0.0623% | 0.8255% | 0.6447% | 0.1808% |
过去一年 | 1.4932% | 1.3000% | 0.1932% | 1.7332% | 1.3000% | 0.4332% |
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 | 1.9437% | 1.6348% | 0.3089% | 2.3915% | 1.7167% | 0.6748% |
可以看出,在各个阶段,交银货币各份额的净值收益率均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显示出较好的收益获取能力。其中,B类份额在长期的收益表现上相对更为突出,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今,其净值收益率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差值较大。
投资策略与运作分析:适应市场变化调整组合
市场环境与基金操作
2025年二季度,货币市场工具收益率震荡下行,4月初利率快速下行后转为震荡,5月有所回调,6月重回下行,期限利差先压缩后走阔。期间受到外贸环境、货币政策、经贸会谈等多种因素影响。
基金操作方面,二季度资金情况较一季度大幅缓解,资金面均衡偏松、流动性保持宽裕,货币市场工具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基金在二季度末增加了杠杆水平,提高了剩余期限,维持中性杠杆和中等久期的操作思路,多投资于估值波动较小的银行存款,同时视组合流动性和市场情况,增配了高评级的同业存单、同业存款等,以提高组合静态收益。
展望2025年三季度,预计经济增速温和放缓,CPI维持在小幅负区间,PPI短期受国际油价拉动,地缘冲突缓和后延续低位盘整。政策方面,财政以存量政策加速落地为主,货币政策短期侧重结构性工具,后续宽松加码取决于内需修复情况,预计资金面仍将保持合理充裕。基金将灵活调整组合杠杆率,进行合理有效的剩余期限管理,严格控制各类风险,为持有人创造稳健收益。
基金业绩表现:各份额符合预期
业绩表现符合市场与策略
本基金各类份额净值及业绩表现与“3.1主要财务指标”及“3.2.1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及其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的比较”部分披露相符。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基金通过合理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实现了较为稳健的业绩,各份额的收益表现基本符合其风险收益特征。
基金资产组合情况:固定收益投资占主导
资产组合分布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组合情况如下:
序号 | 项目 | 金额(元) | 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 |
---|---|---|---|
1 | 固定收益投资 | 613,030,206.04 | 63.24 |
2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140,043,675.07 | 14.45 |
3 | 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 | 213,796,179.35 | 22.05 |
4 | 其他资产 | 2,533,627.35 | 0.26 |
5 | 合计 | 969,403,687.81 | 100.00 |
固定收益投资在基金总资产中占比最大,达到63.24%,表明基金注重资产的稳健性。银行存款和结算备付金合计占比22.05%,保证了基金的流动性。
债券回购融资情况
报告期内债券回购融资余额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1.62%,报告期末债券回购融资余额为73,514,041.75元,占基金资产净值的8.25%。基金在控制杠杆风险的前提下,合理运用债券回购融资来优化投资组合。
投资组合剩余期限情况
报告期末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为117天,报告期内最高值为119天,最低值为76天,未超过120天。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分布比例显示,120天(含)—397天(含)的资产占比相对较高,为47.93%。
债券投资组合:品种与明细分析
债券品种投资分布
报告期末按债券品种分类的债券投资组合如下:
序号 | 债券品种 | 摊余成本(元) | 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 |
---|---|---|---|
1 | 国家债券 | - | - |
2 | 央行票据 | - | - |
3 | 金融债券 | 50,936,263.77 | 5.72 |
4 | 企业债券 | - | - |
5 | 企业短期融资券 | 45,419,061.77 | 5.10 |
6 | 中期票据 | 10,391,619.17 | 1.17 |
金融债券、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是主要的债券投资品种,反映了基金在追求收益的同时,注重债券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前十名债券投资明细
摊余成本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名的前十名债券投资明细显示,债券投资较为分散,涉及多家银行和企业的存单、票据等。如25渤海银行CD131的摊余成本为29,989,554.34元,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3.37%。
开放式基金份额变动:部分份额赎回致规模下降
各份额申购赎回与期末份额情况
项目 | 交银货币A | 交银货币B | 交银货币C | 交银货币D |
---|---|---|---|---|
报告期初基金份额总额 | 587,345,553.33 | 260,283,148.15 | 94,364,897.88 | 319,925.43 |
报告期间基金总申购份额 | 508,971,421.98 | 520,330,221.15 | 1,717,625.67 | 11,286,116.66 |
报告期间基金总赎回份额 | 532,564,444.38 | 531,510,717.10 | 20,618,505.02 | 9,179,105.07 |
报告期末基金份额总额 | 563,752,530.93 | 249,102,652.20 | 75,464,018.53 | 2,426,937.02 |
交银货币各份额在报告期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申购与赎回情况,整体来看,赎回份额略高于申购份额,导致期末基金份额总额较期初有所下降。其中,C类份额的赎回规模相对较大,可能对基金的规模和运作产生一定影响。
综合来看,2025年第2季度交银货币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合理的投资策略实现了较好的业绩表现,收益优于业绩比较基准。然而,基金份额的赎回情况需引起投资者关注,同时,投资的部分债券发行主体存在被处罚的情况,虽基金管理人表示投资决策程序合规,但仍需关注相关信用风险。投资者在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基金的业绩表现、资产组合、份额变动等多方面因素。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