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来临,旅游市场迅速升温,北京的热门博物馆更是预约火爆,部分“技术派黄牛”研发软件侵入票务系统抢占预约名额非法牟利。近日,一个抢占全国热门景点、博物馆预约名额的“黄牛”团伙被北京警方连窝端。
据北京市公安局通报,进入暑期以来,北京警方“零容忍”严打“黄牛”违法抢票倒号,已依法查处涉旅涉医等领域“黄牛”34人,其中刑事拘留15人。截至目前,北京警方接报涉“黄牛”类警情同比下降50%。
“黄牛”通过软件绕过验证直接下单
7月初,北京警方发现有人通过技术手段抢占热门博物馆的预约名额向游客兜售,抢票的源头竟在几百公里之外的一个小镇上。
“博物馆提前7天放票,正常预约的观众需要在系统中先录入参观人信息、完成实名认证,开放预约后还要经过人机验证等程序,一套流程下来,最快也需要十几秒时间才能完成预约。而这个抢票团伙通过软件,在场馆放票后,绕过验证程序,直接下单,轻而易举就能抢到预约名额。”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杨森介绍。
暑假期间一票难求,这样的“黄牛”团伙严重扰乱了公平的票务秩序,刑侦总队迅速前往当地开展侦查。7月11日,警方将以郭某某为首的10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嫌疑人郭某某今年30多岁,旅游旺季热门景点的票务供需矛盾让他动起了歪心思。他自学研发抢票软件,能够侵入场馆票务系统,一到放票时间,电脑就自动抢票,秒级响应。随后,他在镇上租了两间平房,购买电脑等设备,雇佣工作人员,堂而皇之地成立了一个“抢票工作室”。
“这个团伙分工明确,郭某某负责软件研发和团伙管理,其他人有的负责运营维护、有的在社交平台发布抢票信息招揽生意,有的收集梳理游客个人信息录入系统……”办案民警说,一个预约名额,该团伙会加价几十元进行兜售。目前,郭某某等10人因涉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实现“公安+行政”闭环惩处
“北京的景区、医院普遍采用线上预约售票、挂号的方式,因此以往线下抢票占号的‘黄牛’基本都转为网上抢票占号了。”杨森介绍,极少数“技术派黄牛”通过自行开发软件侵入景区、医院系统抢号,大多数“黄牛”则是“众包抢”:先利用社交平台发布信息线上揽客,外地的游客、患者看到后便会主动联系,“黄牛”拿到游客、患者的个人信息后,再去群里组织人手一起拼手速。
涉旅、涉医“黄牛”的存在破坏正常的旅游、就医秩序,也侵害了广大游客和患者的合法权益。自去年9月开始,北京市公安局成立了由刑侦总队牵头,内保局、环食药旅总队等多部门参与的工作专班,开展打击涉旅涉医等各类“黄牛”的专项行动。
“在旅游领域,我们梳理出环球影城、颐和园、大观园、房山十渡等19家曾经出现过‘黄牛’警情、可能存在倒票风险的公园景区,制定‘一园一策’常态化打击工作方案,每天派出暗访警力在这些景区周边进行不间断检查,及时发现‘黄牛’等乱象问题。”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旅游支队中队长聂昕告诉记者,警方还联合文旅、公园管理中心等7个部门召开联席会,实现“公安+行政”闭环惩处,防范出现旅行社、导游违法倒票和园区内外勾结倒票的情况。
技术反制防范“黄牛”抢号
除了专项打击之外,北京警方还推动重点公园景区、博物馆和医院完善预约制度,通过“技术反制”措施,从源头上防范“黄牛”倒号。
针对重点博物馆,警方帮助场馆完善预约制度,根据博物馆承载量合理分配各时段门票数量,避免集中放票造成抢票压力。通过“退票不回池”机制,破解“黄牛”退票即抢的倒号方法。通过调整常用联系人数量、增加预约频次限制、明确账号注销规则、提高验证方式更新频次等方法,进一步挤压“黄牛”倒号空间。针对第三方平台上售卖博物馆门票、传播不实信息的侵权现象,对相关账号进行警告,敦促其下架或删除链接。
在医疗领域,北京警方筛选出被号贩子盯上的重点医院,建立警医联席会议制度,一方面搜集线索开展打击,一方面推动市卫健委和重点医院不断升级预约挂号系统。
“有的医院近期已经增加了线上候补挂号功能,即退号号源返回平台后,只能由候补排队患者按顺序补挂,堵住‘黄牛’先抢占专家号,在联系好患者后,采取退号后立即用患者信息抢号的方式实现倒号。医院还采取随机电话访问挂号患者的形式核对身份,对多次无人接听或无法描述身份、病情的进行强制退号,并对异常账户及时封停。”市公安局内保局医疗大队民警周小为介绍。
经过专项打击、“技术反制”等多措并举,今年以来,重点热门景区和医院“黄牛”抢票倒号警情大幅下降。
警方提示
北京警方表示,有一些大学生或务工人员找兼职工作时,误入歧途成为“黄牛”,以为在网上帮人抢票挣点外快不违法。事实上,只要通过抢号倒卖获利,都是违法行为。
另外,广大游客预约门票、患者挂号看病一定要通过官方正规途径,身份证号、医保卡号都是个人重要隐私信息,通过“黄牛”买票挂号有泄露个人信息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