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孩子成电诈“帮凶”?小心落入“高薪兼职”陷阱
创始人
2025-07-18 19:52:13
0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胤衡 胡宁

“发一条短信,给一元!熟练后日结150元,当天到账。”

今年暑假,北京中学生郝雨(化名)在QQ上收到一条“线上客服助理”的招募信息,他本以为只是简单发几条短信,没想到竟成了诈骗分子的“传声筒”。

“你的物件已经到一个半小时了,打你电话一直不通。回电话……”在高薪诱惑下,郝雨按对方视频教程操作,使用自己和父母的手机,向指定号码群发上述短信。发送几十条后,他越想越不安,意识到可能卷入骗局,随即停止。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反诈中心获悉,近期中心发现多起未成年人被诱骗发送电诈引流短信的事件,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学生,最小11岁,最大17岁。北京警方提示家庭、学校和社会相关方予以高度警惕。

据北京市公安局反诈民警介绍,骗子通常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兼职信息,或潜伏在各类兼职群中物色目标,以“低门槛、高回报”为诱饵,诱骗学生群发诈骗短信。这些短信多以“快递到件”“订单异常”等为由,引导收件人回拨诈骗电话,进而实施精准诈骗。

反诈民警提示,学生参与这类“兼职”,不仅可能导致个人电话卡被限制或停用,更严重的是涉嫌违法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个人电话卡、银行账号实行实名制管理,滥用这些工具协助诈骗,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从受害者到帮凶往往一步之遥。记者调查发现,诈骗分子打着“高薪”旗号、实则利用求职者进行违法操作,从所谓“免费领巨款”到“轻松购黄金”,“套路”年轻人成为电诈帮凶。

2024年6月,急于求职的高某某,在某网络平台上看到一则“高薪兼职”广告,声称只需完成购买黄金任务,单次即可获得人民币一万元报酬。尽管高某某意识到代购黄金就能拿到万元高薪的“好事”并不合理,但在丰厚回报驱使下,他还是铤而走险,通过通讯工具与幕后组织者取得联系。在对方的远程遥控指挥下,高某某与另外两名被招募而来的“兼职人员”听从幕后组织者的指令,在短时间内密集出入北京市区多家黄金珠宝店铺,使用组织者提供的资金,以刷卡方式,大量购买金条及黄金首饰,累计金额高达40余万元。

然而,这份看似“轻松”且“报酬丰厚”的“兼职”,实则是为上游犯罪活动转移、洗白赃款。高某某等人异常的大额、分散购金行为进入警方视线。

2025年2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审理认定,高某某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法院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与其一同实施犯罪的两名同伙,也受到相应刑罚。

2024年12月,彭某某看到一条声称“免费领取巨额国家扶贫款”的信息,按照指引,他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乡村振兴扶贫基金”的App,并提交了自己的个人身份证件照片及银行账户信息。

对方声称,为了确保“扶贫款”顺利发放,需要先对彭某某的信用状况进行“提升”操作,即所谓的“包装账户流水”,当有不明来源的资金转入彭某某提供的银行账户,他需立即前往银行网点或通过ATM机将款项取出,再按照指令存入指定的其他账户。他多次按照对方指令进行操作,累计转移来源不明的资金15万元,他个人从中非法获利2500元。当彭某某还在期待那笔“巨额扶贫款”到账时,其异常资金转移行为已引起公安机关的注意,后被抓获归案。

2025年5月,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彭某某的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针对暑期兼职诈骗高发态势,北京市反诈中心提示,凡是声称“轻松赚钱”“高额回报”,却要求发送不明短信、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的“兼职”,均为诈骗,务必坚决抵制。遇有可疑信息时,应第一时间与家长、老师沟通,或向学校、警方核实;如发现被利用或遭遇诈骗,立即拨打110报警。

西城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曹倩文介绍,诈骗团伙为实施犯罪并逃避打击,需要大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两卡”(银行卡、电话卡),并建立洗钱、引流等黑灰产业链条。他们利用“高薪兼职”“轻松赚钱”“国家项目”等话术,诱使不明真相的公众成为其犯罪链条上的环节,一旦参与其中,即使获利微薄或声称“不知情”,其行为亦可能触犯法律,构成犯罪。

曹倩文说,这类受诈骗分子蛊惑或利诱,为其犯罪活动提供各种辅助支持的人员群体被统称为“电诈工具人”。具体分工包括:“资金搬运工”,即直接操作转账或取现、负责将诈骗所得资金从初始账户转移的人,他们构成洗钱链条的关键环节;“电子钱包”提供本人实名注册的支付账户(如微信、支付宝等),供犯罪分子收取和转移赃款;“卡农”通过出租、出售个人或公司的银行卡、电话卡或对公账户,为诈骗团伙接收赃款、拨打电话或注册账号提供基础工具。

此外,还有“技术搭桥者”,架设、维护虚拟拨号设备,为境外诈骗分子远程操控国内电话卡拨打电话、发送信息提供技术通道;“销赃买手”按指令在金店、烟酒店等进行大额虚假消费套现,或在“慢充平台”协助混淆诈骗转账;“幕后黑手”为诈骗活动定制开发软件、搭建钓鱼网站、提供技术维护等底层支撑;“猎物诱饵”帮助发布诈骗广告链接、诱导添加好友,为寻找潜在受害者铺路。

北京市反诈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收到含“快递回拨电话”等类似短信时,切勿轻易回拨,可通过快递官方渠道核实信息,避免财产损失;发现疑似诈骗行为,及时向警方举报。暑假安全无小事,家庭、学校需加强对学生的反诈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法治观,共同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防火墙”。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数读经济大省半年报 湖南旅游年... 来源:@央视财经微博 【#数读经济大省半年报# #湖南旅...
“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 7月18日,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发布会活动在上海嘉定举行。会上,“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一图了解:京万红品牌增长的 “... (来源:津药达仁堂)
建信创业板ETF联接季报解读:... 建信创业板ETF联接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已披露,报告期内多项数据出现明显变化,其中基金份额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