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焦点深圳)
2017年,239亿风光拿地;
2021年,企业资金链断裂,项目停工;
2023年,连续两次法拍,狂降135亿均遇流拍;
......
正当命运多舛的东部“第一高楼”世茂深港国际中心,身陷迷雾,找不到出路的时候。
近期,一份加盖了"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公章的化险文件,又让这个“烂尾地标”看到了“重生”的希望。
政府斥68亿收储
东部“第一高楼”有望复活?
2025年7月15日,网上流传出一张盖了“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红章的《中信信托深圳龙岗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025年第一次受益人大会表决票》图片。
根据披露文件,我们梳理了几个关键信息:
1、龙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龙岗区土地整备事物中心,拟通过收储的方式,收回信托抵债的11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其地上物(另有1宗公益用地不予补偿);
2、所有土地及地上物补偿款合计68亿;
3、补偿款首先用于偿还拖欠税费、信托管理费、工程款等刚性支出,剩余部分将按比例返还给信托投资人。
4、补偿款分期支付,第一笔15%是补偿协议正式签订后2个月支付,第二笔35%半年内支付;剩余补偿款不晚于2027年1月31日付清。
全文没有提及一句世茂,那么中信,以及信托投资人跟世茂深港国际中心又有什么渊源呢,这里就不得不插播一句了:
当年世茂缺钱,中信信托以白衣骑士的形象出现,帮世茂向社会投资人士借钱盖楼,这些渡难资金,后来也转变为“债权”。
结果房地产遭遇灰犀牛,世茂彻底暴雷,资金链断裂,“世茂深港国际中心”也因此停工烂尾。房子盖不起来,土地、股权又卖不掉,投资者的钱也就一直要不回来。
曾经的“第一高楼”地标,如今彻彻底底成了烂尾楼,且摆在龙岗最核心最显眼的位置,无疑是一直在提醒人们,这里的惨败。
所以政府也是极度重视,在今年年初龙岗区委书记也表态,要全力推进天安岗头三期、东部过境高速等续建项目以及五和枢纽、世茂项目等百亿级项目加速建设。
这个收储计划也就恰逢其时的出现了。当然,收储只是第一步,后续要如何盘活生钱呢?
有业内人士预测,按照目前深圳卖地的情况,该地块或部分调规为宅地,再挂牌出让。毕竟那么大的商业用地,太难回本了,前段时间“回炉重造”的宝中南街坊,不正是最好的样本。
239.43亿元的超级地王
以两次法拍流拍告终
回顾当年的辉煌,世茂以239.43亿底价拍下龙岗大运这宗巨无霸地,土地用途商业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教育设施用地、广场用地、公园绿地土地面积约32.2万,建筑面积约136.45万㎡。
这宗地将打造成深港国际中心,建一座668米的深圳摩天大楼,曾旨在建造粤港合作标志项目、深圳城市新地标。
值得注意的是,这宗地每种物业类型都有相应的自持建面和自持年限规定,对开发商的资金要求非常高,土地出让时对竞买人资格要求有一条就是总资产不低于人民币2000亿元。当时就有业内人士分析,世茂斥巨资拿地,势必推高负债率,不排除寻求合作开发的可能。
随后,项目在2018年动工,2019年11月推出了首批商务公寓-世茂之都,共1421套,备案价约5.15万㎡,带装修交付,总价约162-1616万/套。远高于周边二手公寓的3字头。
当时项目拥有名企开发商、城市新地标、低总价不限购等等优势,市场异常火热。
据深圳克尔瑞数据,该项目从首次开盘到2020年10月,销售额突破了60亿,成交面积、成交金额,当时均列深圳公寓产品销量第一。截至2021年中,世茂深港国际中心成交额更是从深圳第一,跃升至全国第一,一时风光无两。
不曾想,大半年后这一地标项目会陷入停工风波。2022年世茂深港国际中心成为深圳最大的烂尾项目之一。
彼时,项目有6宗已经进行了开发,1宗集中商业及T3办公楼已经建设了19万㎡,还有1块地建了营销中心,6块地已经挖了地基。其中,商务公寓一期还没交付,二期的楼体主体已建至20余层。
为了偿还信托债务,世茂深港国际中心的土地、在建建筑物都被查封,随后便上架法拍市场,试图拍卖变现还给投资者。
2023年7月,项目其中12宗地(共分为14宗地)打包以130亿元进行一拍,流拍后,同年11月以104亿元进行二拍,却再次遭遇流拍。
世茂复活
大运业主连夜笑醒?
世茂深港国际中心占据大运最核心的地段,南侧是大运中心体育馆,深圳的演唱会和各项赛事胜地;西南侧是占地4.18平方公里的大运公园;西侧则是大运大学城部分校区。
所以此次世茂若或能成功盘活,整个大运中心就发展完善了,对片区来说是极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