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超大型城市,城市发展备受瞩目,城市治理考验智慧。“沪九条”发布三天,网友反响热烈,上海好感度得到提升。这并非孤立的政策爆发,而是上海系统性构建内容生态链的关键一环。它的连续性体现在“杨浦试验-市级定型-黄浦扩容”的梯度接力中。
杨浦先行探路
杨浦区集聚数字经济企业超8000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占上海市近1/5。2024年7月10日,杨浦区发布《关于全球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者“优享计划”的实施意见(试行)》(下文简称“优享计划”)。“优享计划”强化了“杨数浦”优势,人才集聚、产业升级和区域品牌提升三方面成效显著,成功吸引哔哩哔哩百万级UP主“小潮院长”等头部创作者入驻;真金白银降低创作成本带来MCN汇聚、微短剧赛道聚集;首创的“人才分层+资源兑换”模式也被吸纳进2025年市级“沪九条”,推动上海形成“杨浦探路—黄浦扩容”的双集聚区战略。
市级整合升级
上海主动适应互联网生态的新形势、新变化,经过一年“压力测试”,推出了“沪九条”,精准回应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内容创作发展需求。“沪九条”在空间重组、技术适配、叙事革新、职业化和生态协同五大维度展现了它的前瞻性。
面对文化话语权流失、互联网创作者外流等城市转型期的痛点,上海务实地推出支持举措,变痛点为支点,以空间重组激活存量资源、以技术赋能锚定AI浪潮、以开放叙事释放地标价值。杨浦区将旧改闲置的12万㎡商办空间改造为创作基地“V聚场”,为优质创作者提供“首年免租、次年减75%”的入驻条件。G僧东团队因此获赠200平产权办公空间,此前,该团队凭《上海16区拟人》《地铁拟人》系列创造7亿次播放量,相当于省下2.8亿元城市宣传费。剧星传媒开发“星域智选艺人数据平台”,利用AI预测艺人商业价值,精准匹配广告需求。喜欢在上海Citywalk的京腔爷叔“FU大爷”在政策支持下,实现“街头梧桐皆故事”的地标取景自由。
黄浦精准扩容+杨浦高效支持
2024年,黄浦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0家,新引进科创民营企业480家,文化、体育、娱乐和科研技术服务行业就业人数增长明显,区内小红书生态构建的时尚内容产能池已经具备“强磁场”总部效应。“沪九条”将继续放大黄浦“国际金融+时尚消费”优势,发挥区内中央科创区、外滩第二立面等空间资源,侧重吸引金融、科技、时尚类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主体入驻。
“沪九条”发布后第三天,杨浦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启动。未来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空间——“V聚场”也正式投用,杨浦区“大学—大厂—大V”集聚的创新生态链就此开始运转。就在当天,《杨浦区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支持政策》也正式发布。在“优享计划”的沉淀下,杨浦在“沪九条”后,迅速从“免、奖、服、投、补、管”六个维度推出18条措施,打造政策“YOUNG立方”。总部设立在杨浦区的哔哩哔哩获得感连续且明显。目前,网站粉丝量200万以上的内容创作者已经有超过30%扎根上海。区市两级联动的高效支持政策也为“UP主”营造更好的创作生态注入了动力。
上海本轮针对互联网生态发展的系列政策体现了现代城市治理的创新和智慧。在解决互联网灵活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把文化建设放到了城市发展的突出位置。“沪九条”的雄心在于一座城市的话语主动权和文化能量场的自我建构,是一次有计划、有节奏的互联网内容生产端的供给侧改革。杨浦先行,黄浦增势,两级协同,实现生态繁荣。“沪九条”为优质内容创作主体保驾护航,助力创作者圆梦,推动互联网优质内容产业蓬勃发展,而这些政策举措也将在十五五期间初见成效。
看看新闻记者: 陈瑞
编辑: 陈瑞
责编: 孙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