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民政微语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民政局深化“乡村著名行动”,积极构建适应农村现代化的乡村地名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地邮协作,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地名标志设置维护、地名文化保护弘扬、地名信息深化应用和地名赋能产业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织密乡村地名网
管理更加规范
于洪区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地名管理条例》,加大乡村地名命名力度,织密乡村地名网,探索符合实际、务实有效的地名管理服务模式。组建由地名工作人员、专家、网格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团队,通过入户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摸排乡村地名现状,系统梳理排查有地无名、多地重名、地名不规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符合乡村特点的地名管理制度、规范和程序,严格乡村地名命名、更名管理。建设区域地名采词库,提高新生乡村地名文化内涵,用新时代的乡村好地名提振美丽乡村精气神。深度挖掘乡村地名故事,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将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乡村地名纳入保护范围。
健全地名标志体系
服务更加便捷
于洪区民政局持续推进乡村地名标志设置与维护,规范设置村牌、街路巷牌、楼门(户)牌等标志。探索“互联网+地名服务”,设置智慧地名标志牌,打造乡村特色地名标志,擦亮美丽乡村地名“名片”。加强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运用,将地名标志与便民服务相结合,丰富地名标志功能。实现精准定位,为群众出行提供导航服务。构建便民服务矩阵,群众扫描智慧地名标志牌上的二维码即可实时查询地名来历、特色产业、惠民政策、文旅服务等内容。借助语音交互技术,群众还可收听地名故事,了解地名文化。
加强地邮协作
应用场景更加多元
图为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平罗街道前辛台村,村民正在扫描智慧地名标志牌上的二维码,了解相关信息。 张英男 摄
于洪区民政局创新乡村地名应用场景,充分发挥“乡村著名行动”与“快递进村”“村村通邮”叠加效应,推进乡村地名工作与邮政快递工作深度融合。通过设置智慧地名标志牌,集成民生服务、邮政快递等便民服务场景,推动便民事项“一码办”。结合本地实际,坚持系统谋划,注重协同性、关联性,推进通邮路、文旅路等标准化管理。建立标准地名信息共建共享机制,深化地名信息采集上图等工作,加强地名数据常态化比对更新,及时将新命名更名的地名信息共享给邮政管理部门,促进标准地名地址在快递服务、文旅导览、基层治理等场景的深度应用。
来源:《中国社会报》
作者:韩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