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鄠邑法院 | 从“拖字诀”到“主动还”
创始人
2025-07-18 11:17:15
0

近日,一场持续已久的劳务费纠纷,在西安鄠邑法院执行干警郑超超的耐心释法说理下迎来了圆满结局,被执行人刘大坤主动将拖欠的20余万元劳务费全部交至申请人手中。

案情回顾

王晨曾受雇于刘大坤经营的料场,完工后刘大坤却以种种理由推脱,迟迟不支付劳务报酬。后刘大坤向王晨出具了一张欠条,由其两位好友作为担保。王晨多次索要工资无果后,无奈诉至法院,法院依法判决刘大坤向王晨支付20余万元劳务费。但刘大坤迟迟未履行,王晨便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执行过程中,面对执行干警的传唤,刘大坤起初态度强硬,声称“资金周转困难”“料场经营不善”,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支付义务,案件执行一度陷入僵局。

郑超超并未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投入大量精力,做了许多细致工作:郑超超前后五次约谈刘大坤,向其阐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严重后果,包括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罚款甚至司法拘留等。还从情理的角度出发,耐心地做刘大坤的思想工作,告诉他劳动者工作的辛苦和讨薪的不易,希望他能够换位思考,尽快支付劳务款。同时,郑超超敏锐捕捉到刘大坤的担保人对其有一定影响力,便积极与担保人沟通,阐明担保责任及案件利害关系,引导担保人共同督促刘大坤履行义务。

在沟通中,郑超超了解到刘大坤的孩子今年刚踏入社会。他巧妙引导刘大坤换位思考:“您看着孩子在外辛苦打拼,若他的老板也拖欠工资,您作为父亲作何感受?” 这番话精准触动了刘大坤内心最柔软之处。刘大坤回想起前段时间,自己孩子因工作失误被领导严厉批评,委屈沮丧的样子。孩子为微薄薪水辛苦奔波的现实,与法官语重心长的劝导、担保人苦口婆心的说服交织在一起,瞬间击穿了刘大坤的心理防线。

次日,刘大坤主动联系郑超超,表达了履行意愿。他迅速筹措资金,将拖欠王晨的全部劳务费20余万元现金带到法院,当场履行完毕。刘大坤诚恳表示:“法官一次次跟我讲法理、讲人情,担保人也反复劝我。特别是看到我孩子打工受委屈,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做的事有多不对。这钱早该给了,不能让老实人流汗又流泪。”(文中当事人均系化名)

编辑:侯宜均

责编:郑黎波

审核:姚启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西安一小区因开发商拖欠超14万... 7月15日,西安德杰状元府小区业主收到一封通知信,发信方为国家电网开远中心供电所。信中提到,由于该小...
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座谈会... 新京报讯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消息,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安全监管的重要指示,落实二十届...
行业唯一!京东物流荣获联合国W... (来源:京东物流黑板报)近日,在瑞士日内瓦举办的“2025年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颁奖盛典”上...
物畅其流折射韧劲活力 国家邮政局7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7187.8亿元,同比增长10.1%...
【环球财经】三问以色列介入叙利... 新华财经北京7月18日电 连日来,叙利亚南部苏韦达省武装冲突和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多地引发广泛关注。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