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简盈财观
- 1 -
张翼飞官宣离职,转战私募基金
安信基金17日发布公告:
7月15日起,张翼飞卸任安信稳健增值、安信目标收益、安信民稳增长等9只基金基金经理。
张翼飞是公募基金行业明星基金经理、固收+大佬,大神级人物,这次一把卸任所有在管基金,并通过《张翼飞致投资者的一封信》,宣布离开安信基金。
离任前,张翼飞在管规模为321亿元,在管基金任期最佳回报为82.46%。
张翼飞卸任后,相关基金由安信基金混合资产投资团队的李君、黄琬舒接手,两位基金经理与张翼飞共事多年,投资理念相似。
在《张翼飞致投资者的一封信》,他感叹在安信基金工作了13年,终于到了告别的时候。
张翼飞在信中透露,自己将继续从事资产管理行业,相比那些“超长待机”的前辈们,他仍可能有半个世纪的时间,继续从事这份激动人心的工作,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
业内人士消息,
张翼飞告别任职13年的安信基金后,可能转投私募基金就职。
张翼飞奔私后,能买的基金经理又少了一个。
- 2 -
张翼飞与固收+
2012年,张翼飞加入安信基金,从固收研究员起步,2014年开始管理货币基金。
2015年5月他任安信稳健增值基金的基金经理,从此走上混合资产投资的道路,管理过纯债基金、货币基金、偏债基金、二级债基和股债平衡基金等34只基金。
张翼飞离职前共管理9只基金,大部分产品的业绩都比较优秀。
其中,安信稳健增值是其代表产品,规模114亿元,最难能可贵的是‘年年正收益’,已连续9年,即使2022年股债双杀的极端行情,仍是正收益。
张翼飞和安信混合资产团队,是公募基金圈中知名度高、口碑颇好的团队之一。
安信混合资产团队,张翼飞与李君、黄琬舒长期配合形成颇具实力的稳定组合,都是一起共事多年的投资干将。
张翼飞,在固收+领域里,必须是大佬级的存在。
他突出的贡献可能有两点:
1)最早将价值投资应用引入固收+,具有开创意义。
2)在股债组合策略上,设定清晰的权益中枢,围绕权益中枢来给不同的基金定位,建10%至50%权益中枢的“固收+”产品线。
张翼飞的成功,首先是产品定位与分层上较为明确、清晰;其次是将产品定位于固收+并真正做成了利用权益增厚收益,而不是变成“固收-”。
张翼飞的离开,骂声很少,更多的是惋惜。大概因为,买了他的基金,亏钱的人比较少了。
毫无疑问,这是公募的损失。
- 3 -
张翼飞离开,产品还能接着拿吗?
张翼飞离开后,他之前管理的基金会不会受影响呢?
大胆猜测,短期内可能会遭遇一波赎回,毕竟大批投资者有‘张翼飞信仰’。
不过,张翼飞团队里的李君和黄琬舒来接手,也是诚意满满。
李君,是张翼飞的“黄金搭档”,两人不仅是共事多年的同事,还是大学同学。
七八年来,李君与张翼飞一起“闯事业”,策略一致,思路接近,他们的产品,走势也差不多。
黄琬舒属于新生代基金经理,是张翼飞亲自带的,做债能力很强。
她擅长债券收益曲线变化分析与发现可转债风险收益不对称的机会,对张翼飞价值股投资与交易的策略也非常熟悉。
不管是李君还是黄琬舒,都是非常熟悉张翼飞,也熟悉安信固收团队的投资策略。
因此,
基金产品策略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应该还是有保障的。
持有的人,可以观望。
- 4 -
张翼飞离职,安信基金或雪上加霜
安信基金,可以说是被张翼飞带火的。
但,张翼飞的离去,恰逢安信基金的关键时刻。
目前,安信基金管理规模为990亿元,行业排名第57位。张翼飞卸任前在管规模320亿元,占比约32%。
怪不得,张翼飞的离职,被人说是“安信基金断臂”。
实际上,早在三年前,随着固收+的火热,张翼飞的管理规模,迅速膨胀。
2022年三季度,张翼飞的管理规模达到644亿元的巅峰,此时,也正是安信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的最高峰1364亿元。
张翼飞的管理规模,将近全公司管理规模的一半,同时让安信基金跻身“固收+”大厂。
巅峰过后,安信基金管理规模一路下滑,2024年底,跌破千亿,行业排名不断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安信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管理规模减少已连续下滑十个季度。
根据Wind数据,安信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规模2022年三季度末攀升至860.78亿元,此后不断缩水,到2024年末为401.81亿元。
张翼飞的管理规模,也从巅峰期的644.亿元峰值降至320亿元,缩水一半。
张翼飞的离职,势必会导致部分投资者赎回。
安信基金,或雪上加霜。
上一篇:提醒|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