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高原夏菜铺就产业振兴“丰”景路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王亚雄 通讯员 杨帆
盛夏七月,走进渭源县秦祁乡杨川村高原夏菜核心区产业基地,露天地里的西葫芦垂着嫩瓜,包菜裹着紧实的绿衣,毛芹与西芹在风里舒展叶片,村民们提篮采摘、覆膜培土,田垄间充满丰收的喜悦。这片因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而得天独厚的冷凉土地,正以高原夏菜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绿染沃土、产业生金”的故事。
“以前靠天吃饭,收入没个准头;现在村里发展蔬菜种植,技术有人教、销路不用愁,既能顾家又能赚钱,日子越过越踏实!”杨川村村民王东一边忙碌一边笑着说。他的话,道出了当地许多菜农的心声——曾经“种粮靠天收”的黄土高原,如今因高原夏菜变身“致富热土”。
今年,秦祁乡紧扣“菜”字做文章,以“专业化管护+全链条产销”模式为抓手,在杨川村、白土坡村、武家山村建成500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探索出一条“基地示范引领、群众广泛参与”的特色路径。“我们不仅提供技术指导、精细化田间管护,还打通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让群众种得安心、卖得放心。”秦祁乡副乡长郑璇介绍,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蔬菜品质,真正让高原夏菜成为群众增收的“钱袋子”。
杨川村的实践,是渭源县深耕蔬菜产业的缩影。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渭源县坚持“设施与露地并进、规模与链条并重、提质与市场共振”的发展思路,今年紧盯建设“省级高原夏菜产业园”目标,建成核心基地2000亩,设施蔬菜种植达5600亩,辐射带动蔬菜种植10万亩,全链产值达10亿元。
从田间到市场,从“种得好”到“卖得好”,渭源高原夏菜的品牌优势正加速显现。随着产量逐年攀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这片冷凉土地上的“绿产业”正释放出强劲动能。“未来,我们将以科技赋能品质提升、以品牌擦亮市场名片、以开拓拓宽销售渠道,让渭源高原夏菜的‘出圈’之路越走越宽。”谈及产业前景,渭源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夏风拂过,菜田翻涌绿浪。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渭源的高原夏菜正带着泥土的芬芳,为这片土地铺就更盎然的富足希望,也为更多群众铺就一条“绿富美”的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樊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