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访谈丨张淑翠:新动能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引擎” 须持续增强内生增长动力
创始人
2025-07-18 09:05:56
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淑翠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赵姗

  中国经济上半年“成绩单”7月15日揭晓,5.3%的经济增速为这份“成绩单”注入了不少含金量,主要经济数据增长亮点频现。

  怎么看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上半年,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原因是什么?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哪些关键性作用?就上述相关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淑翠。  

经济保持较强韧性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中国经济时报:怎么看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张淑翠:2025年上半年GDP增速保持平稳态势。

  一是分季度来看,一季度、二季度GDP增速分别增长5.4%、5.2%,较上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迎难而上,保持较强韧性,特别是国际波动搅局国内市场成效不明显。二是从产业贡献来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5.3%、5.5%,第三产业对GDP贡献显著,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这反映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较大,各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力度,催生一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此外,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11.1%、9.6%,这说明2025年上半年的数字经济和服务消费对GDP拉动作用较大。三是从“三驾马车”来看,消费、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2%、16.8%、31.2%,其中,第二季度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2.3%,略高于一季度。可见,在“以旧换新”、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扩大内需政策支持下,消费拉动经济效果明显。同时,工业经济新动能技术累积成效明显,如,2025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超20%。其中,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8.1%和17.6%。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左右。此外,为应对国际关税的不确定性,我国第一、二季度“抢出口”“抢运潮”现象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GDP增速形成短期支撑。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原因有三

中国经济时报:上半年,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势良好,原因是什么?

  张淑翠:2025年上半年工业生产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是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和产业政策精准引导协同发力,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基本面。面对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中央适时实施积极有为的逆周期调节,打好财税金融产业政策“组合拳”,通过专项债、设备更新等政策引导与支持企业扩大有效投资,带动各地纷纷出台稳增长措施,助力工业经济发展。二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动能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引擎”。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仍未恢复至疫前水平,发展动能仍有待增强,我国2025年以来将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强化有关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政策集成,大力支持创新发展,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有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如,电子通信设备、航空器制造等领域支持力度较大,政策红利加速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带动高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6月份,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1%、11.4%、11.0%。三是内外需协同改善,供需双向激活。在一揽子增量政策发力之下,消费升级明显。如,2025年上半年,“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家电消费最高达53%,有效带动相关生产;制造业投资增长7.5%。另一方面,面对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我国“抢出口”“抢运潮”以及共建“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开拓,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压力。如,2025年6月份,我国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4.0%。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发挥关键性作用

中国经济时报: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扩大,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哪些关键性作用?

  张淑翠:一是驱动制造业升级,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工作任务之首,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今年上半年以来,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薄弱环节,注意投资质效而非单纯规模扩张,极大提高了对高技术制造等领域精准投资。如,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37.4%、26.3%、21.5%。“两重两新”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带动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9.0%,有效促使制造业技术迭代。二是有效对冲房地产下行压力,稳定经济增长基本盘。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1.2%(住宅投资降10.4%),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6.6%,制造业(7.5%)和基础设施投资(4.6%)增补固定资产投资缺口,支撑GDP增长5.3%。三是激活民间投资,扩大就业容量。上半年,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5.1%;内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8%、4.8%。此外,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带动建筑业、设备制造业等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要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5月,城镇新增就业558万人。  

须持续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内生动力

中国经济时报:下半年,如何应对挑战,延续经济稳中向好?

  张淑翠:一是加大政策精准“滴灌”支持。继续通过再贷款、债券工具等方式,引导与支持科技企业发展壮大,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内生动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二是持续推动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内需市场。用好用足用活“以旧换新”“稳岗扩岗”“社保缓缴”等政策,增强消费信心,提振消费意愿。三是推动房地产市场修复。有效发挥城市更新、“好房子”建设等政策作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四是继续提高应对外部风险能力。借助共建“一带一路”以及RCEP等国家战略,积极拓展新兴市场、优化出口结构、加强贸易谈判,降低外部环境冲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知名运动员突发中风去世,年仅4... 中国台北台球运动员、绰号“火云邪神”的张荣麟,于7月14日在印度尼西亚的一家酒店因中风去世,年仅40...
银河新动能混合季报解读:利润下... 2025年第二季度,银河新动能混合基金多项关键指标出现显著变化。其中,本期利润较上期大幅下滑,A类份...
青春“三下乡”!我们寻找合拍的... 这个暑期,无数青年学子奔赴乡村一线,在 “三下乡” 活动中挥洒汗水、奉献智慧。他们用行动助力乡村发展...
银河星汇30天持有债券季报解读... 银河星汇30天持有期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显示,该基金在报告期内的投资运作、业绩表...
清朗行动持续部署整治,不良自媒... 转自:扬子晚报中国品牌正处在向上突破的关键阶段,绝容不得黑公关势力从中作梗。为此,网信办持续开展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