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半个月前刚刚挺过不信任动议的法国总理贝鲁,近日再度走上风口浪尖。
当地时间7月15日,贝鲁公布了法国2026年预算计划。根据该计划,法国将在2026年削减财政支出438亿欧元,将财政赤字水平降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6%。贝鲁表示,目前法国的债务正以“每秒增加5000欧元”的速度增长,解决债务问题刻不容缓。他呼吁所有法国人为削减赤字和债务作出“集体努力”。
从具体措施方面来看,2026年法国社会福利和养老金等方面的支出将与2025年持平,医保支出增幅将减半。从2026年起,法国将减少3000个公共部门岗位,撤销部分机构或减少人员编制。贝鲁政府还计划裁撤两个公共假期,包括复活节后星期一和5月8日二战胜利纪念日。此外,贝鲁政府还计划通过堵塞税法漏洞等措施来增加税收。
贝鲁的预算计划公布后,很快在法国社会引发争议。法国总统马克龙力挺贝鲁,称其计划具有“勇气与果敢”。然而,国民联盟和“不屈的法兰西”等党派均反对该计划,要求贝鲁予以修改,否则就将发起不信任动议。国民联盟不满贝鲁取消两个公共假期的计划,并指责预算案只是让一般法国人承担成本。共和党和社会党也对这一预算计划持保留意见。
法国国民议会将在今年秋季审议2026年预算案,贝鲁此时提出预算计划或许是为了消化反对意见、争取足够支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预算问题可能将再一次成为影响法国政局的焦点。
2024年12月2日,时任法国总理巴尼耶动用法国宪法相关机制,不经国民议会投票而强行通过2025年社保预算案。国民议会中的左翼和极右翼议员随后发起对巴尼耶政府的不信任动议,并最终将巴尼耶政府弹劾下台。巴尼耶政府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以来任期最短的政府。
2024年12月13日,马克龙任命贝鲁为新任总理。贝鲁上任后,将出台2025年财政预算案作为主要任务。然而,由于国民议会内部左翼联盟、中间派和极右翼“三足鼎立”,贝鲁的施政需要“左右周旋”,而左翼和极右翼在多个议题上与贝鲁政府存在分歧,多次发起不信任动议。
今年2月3日,贝鲁效法巴尼耶,动用宪法相关条款,不经国民议会投票,强行通过了2025年国家财政预算案草案以及社会保障预算案草案的第一部分。左翼联盟部分政党对此不满,并提出两项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2月5日,这两项动议在国民议会均未获通过,贝鲁政府得以过关,2025年预算案也终于正式出台。
包括2025年和2026年预算案在内的预算问题之所以在法国引发争议,是因为法国面临严重的财政赤字问题。政府希望通过预算案削减支出,但哪些方面的支出该减、哪些方面的支出该增,法国各政党存在严重分歧,由此导致预算案难以在国民议会通过。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底法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为5.8%,在欧盟国家中位列第三。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法国的公共债务达到GDP的114%。贝鲁警告法国“不能忘记希腊的历史”,按照他的计划,法国通过财政紧缩,到2029年将把赤字降至GDP的2.9%,达到欧盟规定的3%以内标准。
不过,法国的经济形势目前较为严峻。今年第一季度,法国经济环比增长0.1%,其中家庭消费支出环比零增长,出口环比下降0.7%。法国政府已经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到0.7%。贝鲁减少支出的计划可能会削弱经济动能,而经济疲软则会影响到政府的税收,从而导致预算平衡出现问题。马克龙近日刚刚宣布未来两年增加65亿国防预算,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可能会使法国经济遭受损失,这些都将给贝鲁的财政计划增加压力。
有分析人士认为,贝鲁上任8个月以来,已经经历8次不信任动议。在关键的几次投票中,法国社会党对贝鲁的支持至关重要。但社会党近日在退休改革问题上与贝鲁政府“闹翻”,对贝鲁提出的2026年预算计划也有不同意见。对贝鲁来说,推动2026年预算案“过关”恐怕还需要做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