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EDC玩具、扭扭乐Tangle、Jellycat、“捏捏乐”……打开这届年轻人的“购物车”,会发现多了一些新奇玩意儿。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玩具产业已经是当下的风口行业之一。“玩具”的受众不再局限于未成年人及儿童,各种新型玩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这些看似“无用”却能缓解压力的产品,带动情绪价值生意大爆发,成为当下消费新风潮。消费者在用真金白银为情绪和感受买单,数据显示,在2025年,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万亿元。
01
从EDC潮玩到治愈系玩具
所谓EDC,是“Every Day Carry”的缩写,指那些每天都随身携带的小玩意儿,原本指代小折刀、小手电、钥匙扣这些小工具,后衍生成了现代文玩,包括指尖陀螺、磁吸推牌,以及按压玩具、金属筹码币等。
仅仅一年,市场就把EDC玩出了十八般武艺:放在手里能转的、能推的、能搓的、能甩的,手感有的紧实、有的粘糯。社交媒体上,“一碰上头,无敌解压”成了EDC的标签。据官方数据显示,EDC用户群体超80%为男性。今年618,EDC类目整体成交较去年双11同比激增2.5倍。
Tangle则由18个分段式弧形模组拼接而成,可以自由旋扭出无限造型。通过放在手里捏来捏去、挤压揉搓来“盘它”,感受表面凹凸不平的颗粒感、纹理感,达到解压的目的。2025年3月,Tangle官方旗舰店入驻中国,只上了11个商品链接,却在5天卖了2000件。不同系列的Tangle拆开重组成Tiffany蓝,颜色互相组装玩混搭。一些年轻女性爱好者将Tangle当手环、choker项圈、挂件、配饰。治愈系玩具与审美主义融合,变成潮流“时尚单品”。
Jellycat,这个源自英国伦敦的毛绒玩具品牌,在2014年将品牌定位转变为“全年龄段玩具”后,承接住“情绪价值”的红利,成为无数儿童和成年人的心头好。Jellycat突破传统动物形象的局限,推出一系列多样化的产品——涵盖水果系列、食物系列、花卉系列等多个类别。通过拟人化,Jellycat的毛绒玩具不再仅仅是静态的物品,而被赋予生命和个性,成为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联系的伙伴。据公开财报数据显示,近3年,Jellycat的整体营收已经翻了3倍以上,接近2亿英镑。
“捏捏乐”通常会做成食品、动物等模样“捏捏乐”由柔软硅胶材料制成,是对一类具有柔软、可挤压、慢回弹或快速回弹特性的解压玩具的统称,因可爱漂亮的外观设计、软糯的手感和高颜值造型,受到从儿童到年轻人、甚至中年人的喜爱。某社交媒体上,“捏捏”、“捏捏乐”的话题浏览量超过百亿,讨论量也有4000多万。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材质原因,“捏捏乐”存在一定安全性风险,劣质的“捏捏乐”对儿童伤害尤其大,因此在选择时要尤为注意。
02
为情绪价值买单成主流
这些玩具爆火的背后,是情绪消费的强大推动力。智研咨询的一份报告显示,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速和学习、工作压力的显著增加,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情绪价值在年轻人的消费决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那些能够带来心理慰藉、缓解压力的产品,成为不少人的解压工具。
根据Verifield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市场调研报告,全球解压玩具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73亿美元,预计未来年复合增长率将达6.4%。而在中国,解压玩具市场规模也已突破200亿元,“情绪经济”相关产品整体增速高达40%。
据麦肯锡发布的《2024年中国消费趋势调研》数据,64%的消费者更加看重精神消费,并且年轻消费者对精神消费的重视程度更高。在Soul App《2024 Z世代双十一消费行为报告》中,超四成的年轻人偏爱为“情绪价值”买单。年轻人的消费逻辑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情绪价值买单正成为一种主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这类产品迎合了现代人追求即时满足感的心理特征,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在快节奏生活中,短暂的休息和情绪调节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能够快速缓解紧张情绪的玩具受到欢迎,也为解压玩具创造了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和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新华网、澎湃新闻、环球网、经济日报、观察者网、读特新闻等
(大众新闻编辑 韩雨婷 整合 策划 单青 吕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