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佳木斯政务
微醺的夏风中,升级改造后的油坊胡同被霓虹灯点亮。铁板鱿鱼的香味儿混着冰奶茶的甜香在胡同口盘旋,吆喝声、烹饪声、欢笑声让这条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胡同焕发蓬勃生机,成为市民和游客的深夜食堂,打卡圣地。
傍晚6点,油坊胡同内的200余家摊位和商铺次第亮起招牌。东哥鱿鱼王的烤架上,摊主马列正挥铲如飞,酱料一刷,辣香瞬间引爆排队人群的欢呼。“咱家鱿鱼须是抚远港直供,新鲜着呢!”他抹了把汗,将烤好的鱿鱼递给熟客,“老妹儿,我多给你撒层芝麻。”马列指着手机收款记录,自豪地说:“我的日均营业额破万,周末还得加量!”早已从手推车升级为定制摊位的鱿鱼摊,现在连带着隔壁摊位的销量也在翻番。
胡同里的奶茶摊主王雪笑着说:“自从夜市火了,我家一天能卖300杯饮品,搭配鱿鱼简直绝了!”
改造后的油坊胡同在石板缝中融入了LED灯带,不少家长领着孩子在灯影中拍照打卡,新增的套圈游戏也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这地方可太带劲儿了!我从双鸭山来的,朋友都说必须来油坊胡同打卡。这里小吃多又实惠,孩子玩套圈都不想走了。 ”游客陈女士笑着说道。
据油坊胡同相关负责人刘兴全介绍,目前日均客流量在3至4万人次,共有200家门市和摊位,其中几家是免租金的扶贫摊位。“以前摆摊怕城管,现在政府帮咱吆喝,变化多大!”卖烤面筋的摊主李大爷乐得合不拢嘴。
晚上8点,油坊胡同各商铺的顾客仍络绎不绝。炸串店老板翻动着手里的肉串感慨道:“这条胡同现在成了景区,我这店光外卖骑手一晚上就能接40多单,跑得腿软。”
改造后的油坊胡同增设了智能垃圾桶和移动接待中心、创意水吧等,治安巡逻队穿梭人潮,消防员驻点待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精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