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基地
创始人
2025-07-18 05:11:58
0

  本报讯(记者 曹政)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日前发布国内首个一站式具身智能公共服务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将整合包括共性技术研发、数据采集训练、中试验证、软硬件测试、产业应用在内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其中就包括正在建设的国内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基地,未来将具备年产5000台套的验证能力。

  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研发迈向多场景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行业级公共平台提供统一服务。以往企业单打独斗各自研发,技术路线分散、研发重复效率低。这些技术一旦向行业开放,可以使其他开发者不用再从零构建底层系统,显著降低开发门槛与周期,改善重复造轮子的问题。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在打造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开源社区,已经开源了本体方面的“天工”软件开发文档、结构设计文档等关键技术资料,还有“天工”奔跑秘笈——运动控制框架,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在特种作业、智慧物流等复杂场景的规模化落地,构建了关键的技术底座。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未来还将逐步开源一系列核心算法与工具,进一步开放和维护更多高质量数据集。

  机器人想要更聪明,就得有高质量、场景化的数据。但行业仍面临采集成本高、场景覆盖单一等挑战。记者获悉,创新中心正在打造业内首个集成真实场景需求与高保真仿真环境的具身智能数据基地,与相关行业共建工业、商业、家庭等超10类实体训练场景,提升机器人在真实作业中的场景适应能力。

  在规模化量产方面,当前人形机器人还面临标准化生产工序缺乏、专用设备缺失、应用测试不完善、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我们正在建设国内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中试验证基地,架起实验室创新与规模化量产之间的关键桥梁。”相关负责人说。

  中试基地将部署高精度装配系统,提升机器人本体的装配精度与一致性。同时,构建覆盖从组装到测试全流程的智能管控体系,实现生产质量的可量化监控与持续优化,助中小企业与科研团队大幅降低工艺验证、模组试制的硬件门槛与制造成本。

  按照计划,中试基地将通过年产5000台套的验证能力,打通从实验室样机到规模量产的产业断点,加速具身智能技术商业化进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宛如英雄的阅读答案最新或202...  阅读下文《宛如英雄》,回答问题。  上中学时,教我们音乐欣赏课的老师,五十多岁,常年穿一件旧工作服...
原创 亚... 亚洲杯开始了,但是这份快乐和精彩不属于李梦,或许在宫鲁鸣说出“女篮球员的美丽是在场上,而不是场下的花...
语文周恩来的外交幽默阅读答案 ...  读以下课外段.然后回答问题.  周恩来是一位博学多谋、辩才杰出、富有幽默感的人。在长期对外交际中,...
小学生别迷失在成功故事中阅读答...  不论是谁,都想成功;不论是谁,都想寻找实现成功的最佳路径。于是,有些所谓的经典“故事”,便粉墨登场...
冬雨现代文阅读答案最新或202...   清晨,来开门迈入楼道,就听到楼顶的木制盖板上“沙沙”“吧嗒”“兵乓”的声音。  北国的冬不本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