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麦趣尔(002719.SZ)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净利润140万元至200万元,同比扭亏。但扣非后仍亏损500万元至570万元。
公告称,报告期内,公司烘焙连锁业务收入增长带动业绩改善。
公开资料显示,麦趣尔2008年起就开始布局拓展烘焙业务,直到2014年公司上市后,决定将烘焙业务打造成乳制品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但直到2023年,烘焙业务才超过乳制品业务,成为麦趣尔的业绩支撑。
数据显示,2024年,麦趣尔烘焙业务同比微增2.08%,实现营收6.35亿元。但毛利率同比下降2.13%至22.60%。也就是说,麦趣尔烘焙业务增长,可能是以价换量的结果。
截至该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218家烘焙连锁门店。其中浙江地区189家烘焙连锁门店,新疆地区29家烘焙连锁门店。
2025年,麦趣尔新成立全资烘焙子公司,进一步强化区域供应链协同能力,深化“天山牧场·鲜奶烘焙”品牌战略,通过“直营+加盟+合伙人”模式加速门店扩张。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烘焙业务之所以能在2023年反超乳制品业务,与2022年,麦趣尔因丙二醇事件受到重创不无关系。彼时,麦趣尔生产的两批次纯牛奶被检出丙二醇,这是一种不得用于纯牛奶的食品添加剂。公司因此遭遇市场监管部门重罚,其纯牛奶产品被召回,品牌形象受损,导致乳制品业务销量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麦趣尔的乳制品营业收入分别为5.49亿元、2.72亿元、2.11亿元,同比下降了25.03%、50.51%、22.38%,毛利率分别为5.84%、0.3%、-2.04%。
近年来,原奶价格下跌,但养殖成本增加。2024年,麦趣尔对生物资产足额计提减值准备。2025年起,折旧摊销压力大幅降低,同时结合饲料配方优化、疫病防控技术升级等措施亏损减少。
此外,减少阶段性促销、加大应收账款回款力度也为业绩扭亏添砖加瓦。需要指出的是,麦趣尔上半年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贡献达640万-770万元,也是麦趣尔扭亏为盈的重要因素。
业绩预告显示,扣非后麦趣尔仍亏损500万元至570万元,亏损规模较2024年同期亏损的5367万元有所收窄。对于扣非后亏损的原因,麦趣尔并未在公告中作出明确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麦趣尔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为亏损状态。Wind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麦趣尔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27亿元、-0.99亿元、-2.23亿元。
麦趣尔的业绩扭亏虽释放出积极信号,但扣非净利润的持续亏损揭示了其核心业务的隐忧。烘焙业务的增长虽为短期亮点,但乳制品板块的长期低迷仍是悬顶之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若想真正站稳脚跟,仍需解决品牌信任危机、提升产品竞争力,并探索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扭亏只是第一步,如何实现高质量增长,才是麦趣尔未来真正的考验。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