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钦仪
7月的南昌,八一体育场的草皮还带着盛夏的火热,看台上“江西加油‘赣’”的横幅在灯光中格外醒目。
“场上22人战斗,场下万万人同行。”当我们将目光从赛场中央移向看台,从联赛球员转向街头巷尾踢球的普通人,从胜负结果转向体育精神的本质,热度持续攀升的“赣超”映照出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凝聚力。
“赣超”的火爆,首先在于它撕掉了“职业联赛”的标签,回归了足球最本真的模样。
“赣超”集结了江西省11个设区市代表队,参赛队员中六成是学生,其余来自外卖员、厨师、公务员、司机等各行各业,堪称“草根球员舞台”。他们或许没有职业球员的精湛技术,却有着最纯粹的热爱:有的白天是中学体育教师,晚上是守护球门的“最后一道防线”;有的白天在餐馆颠勺,晚上在球场上演“油炸丸子”过人。正如江西省体育局副局长金紫薇所言,举办“赣超”联赛的初衷就是打造一场“草根足球”的欢乐盛宴。这种“非职业”的特质,反而让比赛充满了烟火气——没有天价转会费,没有商业包装,有的只是邻家少年在球场上的奔跑、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谈资、江西球迷之间无需多言的默契。
“赣超”的魔力,还在于它促进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流互鉴和“赛事+文旅+消费”的生态闭环。
“赣超”首轮赛事中,各队队徽、队员服饰与家乡符号相映成趣,球迷挥舞的横幅也妙趣横生——这看似是各城“互怼”“较劲”的热闹,内核却是全省为足球拧成一股绳的凝聚力。场内战况正酣,场外同样气氛火热。球票变身“文旅一卡通”,凭票可享景区、餐饮优惠;“赣超夜市”里南昌拌粉的香气与赣南脐橙的甜香交织。无形之中,“赣超”为大家提供了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机会,丰富彼此对江西多元的认知,让赛事成了独特消费体验和文化交流的“双向奔赴”。江西省体育局数据显示,今年全省计划举办4200余场体育赛事,体育消费预计突破250亿元,“赣超”正是其中最具品牌化、城市化潜力的核心支点。
“赛场终会哨响,但城市的故事永无终章。”从“苏超”到“赣超”,草根足球的火爆绝非偶然。当体育回归大众,当文化融入血脉,当经济与民生同频共振,一场足球赛就能成为凝聚人心的“超级引擎”。今天的“赣超”,踢出的不仅是比分,更是激励一代人的精神气质;点燃的不仅是看台,更是红土地上“万万人同行”的磅礴力量。这或许就是体育最动人的地方——它让陌生人成为队友,让城市成为家园,让每个人在奔跑与呐喊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绿茵场”。
来源:江南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