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专家热议智能时代化学工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创始人
2025-07-17 20:35:52
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胤衡)7月14日至17日,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在京召开。与会嘉宾畅谈前沿技术与低碳转型,围绕智能时代化学工程发展等新话题展开交流。

7月17日,为期5天的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落幕。主办方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新能源首席专家邹才能说,氢能是新能源的典型代表。当前,氢能发展仍面临可再生能源制氢的电源波动性、电解槽频繁启停、装备成本高以及氢储运能量密度与效率提升等挑战。为此,建议从三个方面重点加快突破:一是加快构建类似天然气工业的绿氢工业体系,建设含油气盆地大型绿电制绿氢基地,谋划绿氢管网;二是推进制取、储运、利用三大绿氢技术体系的“三步走”战略;三是加速绿氢对灰氢、蓝氢的替代进程,通过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助力新型能源系统建设。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技术专家李建新认为,在全球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化工行业正加速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转型。一是合成生物学驱动的生物制造技术能够通过基因编辑、酶工程等创新手段,实现原料可再生、生产低碳化,在医药、材料、能源等领域催生全新产业生态。二是循环经济新技术开始助力化工材料实现闭环循环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要大力发展相关技术,进一步引领化工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发展。

华为化工建材军团总裁李俊朋介绍,随着云、人工智能等技术逐步成熟,众多化工企业抢抓机遇,纷纷开展智能化试点。华为和行业客户利用视觉大模型、预测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等底座能力,在安全生产、设备运维、工艺流程优化、新产品开发等领域展开探索。

国际著名氢能源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肖钢表示,在绿氢制备环节,当前主流技术包括碱性(ALK)、质子交换膜(PEM)、固体氧化物(SOEC)、阴离子交换膜(AEM)4种路径,均在中国快速推进。不能一味“押宝”某一技术路线,而应在应用场景、成本控制、材料可获得性等维度作出多元布局。建议科研人员从效率与材料体系双线突破,以期推动国产化进程与成本下探。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原首席技术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来勇认为,未来10年,化工行业最大的变革将是碳中和倒逼的工艺革命与AI全面应用的深度融合,两者互为驱动、不可分割,重塑行业底层逻辑。

据悉,本次大会注册人员4952人,参会人员来自亚洲、欧洲、北美、南美等6大洲 66个国家。参会人数创历史新高,地域覆盖范围达历届之最。30余个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和代表出席大会,带来了来自全球化学工程领域的新观点、新进展,共享了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共促全球化工领域的繁荣与发展。大会配套设置的“2025国际化工创新展览会”吸引了130余家全球企业及机构参展,展览面积超11000平方米。有超千名企业代表、超2万名专业观众到场参观。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党风党纪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 党风党纪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召开,深刻反思了在严守党规党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下面是小编...
以色列总理说将继续在叙采取军事... 转自:新华社新华社耶路撒冷7月17日电(记者冯国芮 王卓伦)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7日表示,以军近...
在全区创先争优动员会上的讲话 ... 在全区创先争优动员会上的讲话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区委决定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安排...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显著 增换购成... 在以旧换新等政策的促进和厂家促销的双重推动下,今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产销实现“双增”,均...
雨水送清凉 高温退退退   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省气象台了解到,20日夜间到22日,受热带气旋影响,琼岛北部、中部、东部和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