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7月17日讯(通讯员 张涵 记者 刘丽媛)7月17日,由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与南京海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日初心理健康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人工智能赋能全年龄段心理健康服务”学术研讨会举行,业内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服务的融合展开深入研讨。
据介绍,“日初心理健康研究中心”聚焦心理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整合高校科研、企业技术与公共服务资源,打造一个服务全年龄段、贯通家庭—学校—社区多场景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中心运营的“日初人工智能心理平台”集成六大核心技术,包括AI多维心理评测技术、AI自杀风险预测技术、AI虚拟陪伴技术、AI督导心理医生辅导技术、AI治疗性电子游戏与AI产后抑郁症预警技术,标志着心理服务从传统咨询迈入智能化、数据化的新阶段。南京熊猫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对系统进行技术支持。
仪式现场同步举行了四大协同项目启动,包括长三角“日初AI+心理政产学研实事项目”,长三角职教心理研究中心,长三角生涯规划研究中心和南京市“宁育未来”心理关爱服务平台,上述平台将与研究中心共同构建起“平台互联、数据互通、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的协同发展机制,为长三角及全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样板和支撑。
仪式上,项目负责人张海滨系统介绍了“长三角心理关爱公共服务平台”与“苏陕协作心理关爱项目”的整体推进情况。据悉,两大平台目前已服务超过1100万人次,广泛应用于青少年、老年人、基层职工等重点群体,形成了涵盖评估、预警、干预、咨询、跟踪的闭环服务模式。平台通过“人工智能+人工”的双轮驱动,在危机干预、情绪支持、家庭沟通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成效。
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心理健康服务”展开专题学术研讨。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省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就心理数据建模、AI伦理、安全监管与服务设计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