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 李文瑶】7月1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上人头攒动。全球头部医疗科技企业美敦力的展台有些独特——这里没有孤立的产品陈列,取而代之的是五条相互交织的支柱“链”:医创融合链、本土智造链、价值共创链、智能服务链、协同供赢链。这五个链条,勾勒出美敦力在华战略的深刻转型:从昔日的“创新技术输出者”,加速蜕变为“本土生态共建者”。
植根中国三十六载,美敦力深谙“长期主义”的真谛。其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在链博会上表示:“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医疗市场和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并将在全球医疗产业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敦力将持续加强本土价值链布局,以共生共创共赢为目标,携手伙伴推动医疗科技供应链的稳定与长远发展。”
本土智造:从“引进”到“出海”的质变
走进美敦力的展区,一台名为Mazor XC的脊柱手术机器人正在精准演示操作流程。鲜为人知的是,这正是美敦力全球明星产品Mazor X系列本土化的结晶。
脊柱外科手术素有“刀尖上的舞蹈”之称,对精准度要求极高。自Mazor X脊柱手术导航系统引入中国后,美敦力便同步启动本土化进程。其在常州科技园投资建设了先进的有源设备生产线,已具备高端医疗设备及耗材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如今,Mazor XC不仅服务于中国患者,更标志着“中国智造”高端医疗设备的能力跃升。
常州科技园的故事只是缩影。位于上海的美敦力康迪外科手术一体化基地内,一款名为“创世电吻”的外科电动吻合器,实现了从研发、设计到生产100%本土化。该产品以“中国速度”在一年内完成从研发到量产,不仅迅速覆盖国内500多家医院,更已成功销往全球。
而美敦力临港基地和上海工厂的“中国智造”成果,正源源不断地反哺全球市场,成为美敦力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创新支点”。
医创融合:本土智慧反哺全球
在展区,一款名为Lantern的左束支起搏(LBBP)心脏导管引人注目。这款即将服务全球的产品,正是“中国智慧”驱动全球创新的写照。
2014年,美敦力与中国临床医生合作,首次发现与心电自然传导顺序一致的左束支起搏点。基于此,美敦力中国研发中心与本土专家深度协作,开发出Lantern导管。如今,源于中国的左束支起搏疗法已被纳入国际起搏治疗共识和指南草案,而Lantern将成为美敦力首款“中国制造、服务全球”的心脏起搏导管。
在神经介入领域,美敦力2023年推出的首款本土化产品“美安昕弹簧圈”,针对中国患者需求设计了多型号与柔软梯度,目前已在全国28个省份成功植入。本土创新与全球资源的深度融合,正不断结出惠及中国乃至全球患者的方案。
协同共赢:构建医疗创新共同体
美敦力的“朋友圈”战略在“价值共创链”和“协同供赢链”上展现得更加清晰。
在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美敦力的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RDN)技术作为高血压器械治疗的革命性方案,借助特许政策快速进入临床验证。在多方合作推动下,其Symplicity Spyral RDN系统于2024年正式在华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同时获得美国、欧盟和中国批准的高血压介入治疗器械系统,为数百万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带来新选择。
在链博会上,美敦力宣布新合作:携手血管外科顶尖专家及本土AI企业,以Valiant Captivia和Endurant支架系统为试点,共同打造AI赋能的主动脉疾病诊疗生态。合作将覆盖从影像采集、数字孪生分析到AI辅助手术规划的全链条,推动精准医疗升级。
供应链的深度本土协作同样关键。美敦力在中国已发展近7000家供应链伙伴,2025财年在华采购额约50亿元人民币。其中,90%的间接采购由本土供应商提供,而约90%的关键零部件等直接采购则供给美敦力海外工厂。通过技术转移与体系赋能,美敦力助力本土伙伴融入全球医疗供应链。
科森科技便是其中的代表。自2009年在美敦力支持下从零起步建立医疗业务,科森不仅参与美敦力心脏消融产品核心工艺开发,更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如今,科森为美敦力全球10多条产品线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成为其全球战略体系的重要支柱。
数智未来:构建智慧医疗新生态
面向未来,美敦力的“智能服务链”正在中国加速布局。2025年3月,其在华首个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在北京BioPark落成,预计年底投入运营。该基地将依托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开发远程管理、智能随访等数字医疗方案,助力中国构建智慧化、普惠化的医疗体系。
从引入全球领先的TAVR“不开胸护心术”,到推动脊柱手术机器人本土化;从携手临床专家共研尖端疗法,到赋能数千家本土供应商融入全球体系——美敦力在中国的36年深耕,诠释了跨国企业与中国市场共生共荣的崭新模式。
正如顾宇韶所言:“促进合作和共同进步,是推动医疗创新惠及全球患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