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蚌埠新闻网)
转自:蚌埠新闻网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宏盛华源(股票代码:601096)持续推进“宏盛华源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深度融合数智制造与绿色技术,以创新为引擎,以转型为抓手,在技术研发、绿色生产、数字化升级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锻造核心竞争力
宏盛华源强化技术研发,全域赋能产业升级。构建“两级研发为主体,基层创新、外部资源相协同”的研发架构。依托铁塔技术专业委员会及6大分委会,深入开展课题攻关。2024年累计申请专利124项(发明专利66项),授权专利70项(发明专利29项),斩获安徽省电力协会电力创新奖三等奖3项,“角钢智能无人生产线”成功通过2024年度杭州市首台(套)装备认定,核心技术成果丰硕。
图1.角钢智能无人生产线通过校企合作,宏盛华源与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共建“能源与智能装备联合研究中心”,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导编制《输电铁塔冷加工技术规程》等34份作业指导书,并参与5项国家标准的修订,彰显输电铁塔行业话语权,为智能装备、新材料研发奠定坚实基础。
绿色技术突破,加快低碳转型
宏盛华源联合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打造全生命周期绿色评价系统,推广智慧能源管控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光伏支架、冷却塔等新产品技术规范落地。通过免酸洗、免镀锌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能耗,有力推动电力杆塔制造业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能。
图2.板材激光智慧加工中心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加快绿色环保技术研发与推广,引进智能设备优化生产流程,持续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通过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宏盛华源不断提升绿色低碳生产能力,率先完成绿色产业链条转型,走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沿。
作为资本市场中践行“双碳”战略的排头兵,宏盛华源积极承担央企上市公司的使命担当,将绿色智能制造纳入企业核心战略版图。通过梳理重点资质培育进度清单,及时掌握各生产主体绿色智能制造资质培育情况,时刻关注资质提升进展。目前,宏盛华源ESG报告荣获评级机构A级认证,公司下属所有生产主体不仅100%取得绿色电力证书及碳足迹认证,更打造出多项国家级标杆成果:其中三家主体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成果认证,一家主体荣膺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树立起电力装备制造领域的绿色转型典范。
数字化管理,打造智能工厂标杆
以“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为蓝图,宏盛华源全面推进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通过智能装备与信息化系统集成,实现管路自动拼装焊接、镀锌自动上下料、成品分拣包装等关键工艺智能化升级。
宏盛华源构建“3-2-6-6”数字化管理框架,完成MES系统与SAP、WMS等平台纵向集成,实现设备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及生产执行高效协同。在智能工厂建设方面,公司通过布局优化与物流设计革新,推动管理效率实现大幅提升,生产响应速度获得显著提高,成为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
图3.大型角钢智能双端下料机从技术攻坚到绿色实践,从数字赋能到生态共建,宏盛华源始终以智造为笔,以责任为墨,书写智能制造与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技术研发、加速绿色转型,绘就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广告】免责声明:本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蚌埠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