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新专利曝光!手机电池不再“掉血”,健康度不重要了?
创始人
2025-07-17 12:46:56
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雷科技)

电池健康度,正在成为玩机用户的头号焦虑。

如果你经常逛一些科技数码论坛,应该可以发现几乎每一天,都有用户吐槽电池健康度下降:“健康度刚掉到80%,是不是要换手机了?”、“才用一年就只剩90%,这电池是不是有问题?”。

(图源:雷科技编辑部小伙伴使用的某iPhone)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焦虑,那么好消息来了。苹果最近公开了一项名为“锂金属嵌入电池单元”的专利,瞄准的就是电池健康度,目标是解决一个所有锂电池都有的“老毛病”:手机用着用着电量就不如刚买时耐用了。

专利带来了希望,但现实的困境远未解决。电池健康度,这个小小的百分比数字,如今已成为牵动用户神经、搅动二手市场的关键指标。

查看苹果专利,可以发现苹果瞄准的就是电池的“第一次充放电”,在这过程中,一部分负责充放电的“活跃锂离子”会被永久地“困住”——它们在电池负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专业上叫“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简称SEI。这层膜虽然必要,但代价是:可用的活跃锂离子变少了,电池的总容量从一出生就开始“掉血”。也就是说,虽然你看着电池容量是100,但实际上已经是98了。

苹果这项专利的妙招,叫做 “预存锂”。它的核心思路很聪明:在电池出厂前,就提前给它“加料”,形成保护膜消耗的锂,就不必从原本负责循环工作的锂里面扣了。

图源:苹果专利图

这样一来,当电池真正开始服役时,那些提前“埋伏”在负极的额外锂就能精准“止血”,堵住首次充放电造成的容量流失。最终带来的好处实实在在:

苹果这项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极其紧凑。整个“预存锂”装置巧妙地集成在电池内部,特别适合像智能手表、耳机等设备里常见的超薄纽扣电池——即使是高度仅2-7毫米、直径5-15毫米的迷你空间也能实现。

不过,目前这项技术也仅仅处于专利阶段,是否量产还是另一回事。就算能量产,按苹果以往的做法,从专利阶段到落地至少需要3-4年时间。

比如在2019年,苹果申请了一则关于Apple Watch的专利,该项专利显示,用户佩戴了Apple Watch后,能通过各种手势来操控手表。这项专利直到2023年,苹果推送了watchOS 10.1系统才得以实现,在该系统中,Apple Watch Series 9以及Ultra 2的可实现“辅助触控”,只需抬起手腕用拇指与食指捏合两下,Apple Watch便能利用内部的各个传感器,精准感知到手部的动作,并实现相应的操作。

图源:苹果专利图

因此,就算电池这项技术能成功落地,大概率也是2029年之后的事情了。好在这也说明了,苹果确实已经意识到,电池健康度在会给用户带来些许焦虑,并试图解决问题了。

在酷安上,关于#电池健康#的讨论就高达1000多条,很多用户甚至一旦发现电池健康下降就觉得“天塌了”。

图源:酷安

用户之所以如此关注电池健康度,不止有使用寿命的原因,同时还因为电池健康度还可能影响未来的二手出售价格。

在华强北回收市场,电池健康度甚至成了除成色外,二手iPhone价格评判的第二大标准。从华强北的iPhone回收价格表来看,电池低于90的,一般比90以上的低200元。

图源:华强北回收报价表

在转转平台上,由于电池健康度导致的回收差价更大,以iPhone 16 Pro Max 512G为例,当电池健康度选择81-90%时,回收价为6887元,而如果把电池健康度选为90%以上,其他变量保持一致时,回收价是7785元,两者差价甚至达到了898元。

图源:转转APP

因此,电池健康百分比正在成为二手市场的硬通货,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少黑心商家开始通过“移植电芯”的方式,强行让系统识别已更换的电池为原装电池(iPhone如果更换第三方电池会显示“非原装配件”)和健康度显示100%的效果。

原理就是将原装旧电池上的排线进行焊接,将其连接到第三方电池上,这样手机就不会显示出更换过电池的提示,同时,通过爱思等验机软件检测时,电池状态仍会显示为绿色,因为手机读取的电池数据仍然来源于原电池排线,这就是所谓的“移植电芯”。

在更换电芯后,手机显示的电池健康度也会立即提升至100%。但若未修改充电次数,则充电次数仍会保持原有记录,可能出现充电5-6百次而电池健康仍为100%的情况。有些二手商家会明确说明已更换电芯,而一些不良商家则会把换过电芯的iPhone当新iPhone卖,从中获取差价利润。

所有市场行为都是消费需求引起的,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原因是消费者确实过分看中电池健康度,小雷朋友圈里有些良心二手商家也大倒苦水,表示现在买二手手机最看重的不是主板是否原装,而是电池健康,二手意味着电池必有折损,这种既要又要的二手消费观,让不少二手手机商家苦不堪言。

图源:小雷朋友圈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当我们在购买二手苹果手机时,应保持警惕,仔细辨别,以避免被不良商家误导。特别是前几年的iPhone型号,标称电池100%的,基本可以判定为移植电芯,毕竟使用几年不掉电池健康度,目前全地球都没这个技术。

智能手机时代,我们已经吃了不少关于电池新技术的“饼”,石墨烯、固态电池、甚至太阳能发电,都能找到相关报道。但除了太阳能有过短暂的昙花一现外,其他新技术均未落地。

技术行不行是一回事,对手机厂商来说,电池太耐用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2023年,法国“停止计划性报废协会”对苹果发起调查,直指其“计划性报废”策略涉嫌垄断。 该机构曾因苹果通过电池老化限制旧设备性能而对其处以重罚,最终苹果支付了高达2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9亿元)的罚金。

这一事件让“计划性报废”从都市传说变成了铁证如山的事实。

计划性报废绝非新概念,其历史可追溯至百年前。1924年,全球主要灯泡制造商秘密组建“太阳神卡特尔”,其核心目标就是人为缩短灯泡寿命:通过协议将原本可达120年的使用寿命,强制限定在1000小时左右。这一策略不仅成功刺激了灯泡销量,更奠定了现代“计划性报废”的商业逻辑。如今,它已成为众多行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厂商在产品设计中就埋下了“寿命倒计时”的种子:选用易老化的低成本材料、植入脆弱的关键部件,甚至通过软件更新“拖垮”旧硬件性能。种种手段只有一个目的:迫使消费者提前更新换代,从而维持源源不断的市场需求。

科技巨头亦难逃此嫌。 除了苹果,三星同样被曝出操控电池寿命的行为。2018年,用户实测发现,三星在Galaxy S7、S8系列手机上,会根据电池循环次数主动降低电压:循环超过200次即开始降压,之后每增加50或100次循环,电压便进一步下调。这种“梯度降压”策略直接导致手机续航在用户毫无察觉中缩短,变相加速了用户更换电池或整机的节奏。

图源:百度贴吧

这不禁让人思考:电池不耐用,究竟是难以逾越的技术困局,还是商业逻辑下有意为之的“计划性报废”?

当然,也有用户表示:假如设备不再因电池衰减而被迫淘汰,整个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都将迎来新的变化,最大的可能就是手机变得过于耐用而导致用户失去换机动力,手机厂商可能会疲于创新。

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诺基亚时代可更换电池的设计,不也没有让消费者失去换机动力,手机厂商总会在其他地方创新从而吸引消费者换新。

回到开头,苹果这个专利最终能不能落地还有待观察,或者说,我们期待的不只是苹果专利的落地,而是一个更少焦虑、更可持续的电子产品消费新时代。苹果的这项专利,仅仅只是解决焦虑的一个技术支点,但撬动整个行业向“耐用”转向,需要的远不止于此。

最后做个调查:你的手机健康度多少?是否被焦虑裹挟过?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说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加征30%关税进入倒计时 欧... 自美国政府宣布计划8月1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30%关税之后,不确定性笼罩在欧洲各国的各行各业,其中跟时...
东方雨虹:截至目前对外担保余额... 观点网讯:7月17日,东方雨虹发布关于为下属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东方雨虹为旗下多家子公...
英特尔推出新工具:用 AI 给...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IT之家)I...
第三届链博会观察丨9家河北企业... (来源:邯郸新闻网)转自:邯郸新闻网第三届链博会在北京开幕9家河北企业以“链”会友7月16日,第三届...
福州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市民出行... 福州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啦!这意味着暴雨即将来袭,市民朋友们出行时一定要记得带好雨具哦。骤雨可能会在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