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今天上午,位于淞沪路338号创智天地6号楼的V聚场正式敞开大门,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杨浦片区建设也由此“杨”帆启航,这是《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简称“沪九条”)发布后的首个落地场景。首批30位UP主接过象征入驻的“金钥匙”,还有一张“串门卡”——凭卡可在创智天地800余家商户享受咖啡折扣、健身私教、设备租赁、深夜食堂等专属权益——一张小卡片,背后是整座城的善意。
V聚场内景。孙云摄优质内容的生长,离不开土壤的滋养;创作生态的繁荣,藏着一座城市的远见。作为集聚区的重要载体,V 聚场正是杨浦深耕内容生态的缩影。在7月15日“沪九条”发布仅仅48小时后,杨浦便以V聚场这一崭新率先响应。杨浦区区长周海鹰表示,“沪九条”明确将杨浦打造为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力、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既是对杨浦数字经济生态的认可,更是赋予杨浦的重要战略使命。以V聚场为起点,杨浦将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加强“YOUNG立方”政策落地实施,健全产业配套服务,完善场景、资金等要素支撑,为内容创作提供友好发展环境,构建“一楼一街一园一区”互联网内容产业空间格局,着力打造“核爆点”示范区,让杨浦乃至上海成为互联网优质内容的梦工厂、领航地。
新民晚报主播晏秋秋与up主籽岷在v聚场。刘歆摄除了政府的支持,平台的力量同样不可或缺,同步亮相的《哔哩哔哩服务管家政策》将为UP主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不刷题的吴姥姥’到‘滤镜粉碎机’,杨浦的土壤让知识创作有了源头活水。”B站百大UP主籽岷的感慨,道出了政策与生态共振的深层逻辑,优质内容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土壤与种子的互相成就。
从百年工业文明发祥地,到数字经济浪潮中的内容创作高地,杨浦的转型之路,是新时代中国城市更新与发展方式变革的生动缩影。在这里,百年学府与互联网“大厂”比邻而居,知识大V与青春学子擦肩而往,“大学—大厂—大V”的创新大三角,正激荡起一场人才与创意的“双向奔赴”。
孙云摄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再造,更是生产关系、创新生态的重塑。V聚场所在的创智天地6号楼曾是一栋传统写字楼,历时30天改造,焕新为一座4700平方米的“内容梦工厂”。V聚场的诞生,是杨浦对“空间如何赋能创作”的破题,这栋三层建筑将构建起“生产—培训—直播”全链条生态。一楼“希望之花”综合服务大厅,取意“让每一粒创意的种子都能开花”,一站式服务大厅集成20余项政务事项;二楼“灵感雨林”,以“让灵感野蛮生长”为理念,专业摄影棚和配音室可满足多元创作需求;三楼“缤纷公园”打破传统“格子间”,开放式办公区让跨界碰撞可以随时发生。在崭新的办公室里,视频博主“上海小马哥”感慨:“过去在出租屋拍视频,现在拎包就能入驻。”
五角场钻石连廊
据介绍,杨浦区正以V聚场为核心,联动五角场商圈、大学路步行街、百联ZX造趣场、复兴岛等重点区域,打造“主题商圈+垂类商场+特色街区”的泛二次元年轻消费立体布局。百联ZX造趣场引入70余家品牌首店,落地30余场IP活动,吸引线下客流超80万人次;大学路限时步行街打造《奇迹暖暖》《全职高手》主题“痛”街,成为Z世代打卡新地标;上海国际动漫月期间,杨浦将统筹哔哩哔哩、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推出“次元漫游节”“跨次元产业品牌日”等活动,构建“政企学”联合共建的多层级矩阵,助力上海打造“全球次元文化新地标”。
五角场是上海首个二次元商圈
随着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杨浦片区的启动,杨浦将立足建设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战略定位,坚持“三区联动”发展战略,以“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为愿景,让知识与创新成为城区最鲜明的标识,充分发挥区内“大学+大厂”“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资源禀赋优势,在杨浦集聚发展互联网内容创作产业,联动发展在线文娱、直播经济、创意设计、数字贸易等数字经济产业,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产业生态。
原标题:《V聚场今天迎来首批30名入驻大V,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杨”帆起航》
栏目编辑:顾莹颖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