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评论员 韩亚聪
近日,湖南一女子突发昏厥倒地,路过的医学院教师为其做心肺复苏。相关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后,有网友留言质疑“为啥不换个女的来按”,还有人称救人者“明显有袭胸嫌疑”。急救本是一件与死神赛跑的善举,将救人的义举扭曲为“袭胸”行为,让救人者陷入“有罪论”,是对社会信任的伤害。
面对危在旦夕的生命,“第一时间施救”是必要且值得鼓励的。在医学上,心脏骤停的最初4分钟是实施心肺复苏术的最佳时间,被称为“黄金4分钟”。超过四分钟时间越久,患者心肺复苏的概率越小,容易出现脑死亡的植物状态。在生死攸关的瞬间,每分每秒都关乎生命,岂能让所谓“姿势争议”成为束缚施救者的枷锁?
类似的无端质疑并非首次出现。此前,多地都曾发生救人者因急救动作遭受恶意揣测的事件。这种“有罪推定”的思维模式,将专业急救动作污名化,本质上是无视善意、漠视生命。对于造谣、污蔑施救者的账号,应予以封禁,加大急救知识的普及力度,让整个社会形成尊重、保护救人者的氛围。
真正的正义,是尊重生命;真正的善意,是褒扬善者。救人者说“如果再遇到患者需要救援,依然会义不容辞冲上前帮助”,社会善意的根基不会被质疑消解,那些冷漠刺耳的声音终将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