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创中国)
人工智能堪称近年来科技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作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算力成为近年来市场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在国家战略中,“东数西算”工程稳步推进;地方产业层面,各类算力中心拔地而起;交易市场上,高端显卡“一卡难求”。种种迹象表明,算力“风口”正劲。
人工智能时代,算力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社交网络信息,到电商交易记录,再到我们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每一次对话,人类的数字生活早已离不开算力。然而,对于“风口”的过分追逐往往伴随着许多非理性行为。盲目投资导致的资源浪费、市场失衡等已对我国算力事业高质量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算力产业是典型的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但许多投资方往往认为只需花大价钱购买硬件,即可“大力出奇迹”,快速获得收益。硬件建设固然是基础,但要想真正用好算力中心,让宝贵的算力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后期技术和运营同样重要。
从技术层面看,算力相关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例如,DeepSeek等推理模型的出现让推理算力得到空前重视,许多硬件、软件技术也随之更新。若运营企业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步伐,其产品和服务便很有可能被淘汰。
从市场层面看,找需求并不比建算力更容易。算力中心运营成本高,应用条件严苛,软硬件技术路线多样,往往不具有通用性。为算力中心找到符合自身条件的需求方,拓展出更广阔的需求市场,同样考验着算力运营者的经验和能力。
因此,要想发展好算力产业,必须重视建设运营全过程管理。投资方应深入调研市场需求,结合自身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制定合理发展战略,避免盲目跟风。政府在政策引导上,也要注重产业布局合理性,对给予补贴的算力项目要加强相关运营指标考核,让补贴真正起到培育产业、点石成金的作用。
算力“风口”虽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但越是面对“风口”,各方越要保持理性态度,冷静分析、稳健前行,让算力真正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都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