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新闻网)
转自:河北新闻网
7月10日夜,正定国际小商品城停车场成为烟火气十足的“深夜食堂”。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7月6日16时30分,停放在正定国际小商品城停车场上的车辆开始“退潮”,停车场四周的流动餐车排成长龙,有序入场。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停车场被600余辆流动餐车占领,成为烟火气十足的“深夜食堂”。
白天是商户的泊车港湾,夜晚就成了热闹的小吃夜市。这个占地面积超1万平方米的停车场,每天下午都要经历这样一场“魔术变装”。
“虽然人流量、车流量都很大,但秩序很好。每天这个时候都有交警执勤,整治违停、疏导交通,让摊主能够分区分批有序进场。”正定国际小商品城集团董事长刘光地认为,停车场与夜市一“场”两用,是城市空间高效利用的探索,更折射出城市治理理念的升华。
城市资源是有限的,如何用足用好存量资源办好民生实事,是对治理水平和管理智慧的考验。近年来,多地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通过错峰利用、功能叠加等方式挖掘和盘活城市资源,探索推出潮汐摊位、限时市场等,将闲置时段的场地资源用于满足民生需求。实践证明,这些一“场”两用、多用的管理创新,有助于提升城市资源使用效率,让存量资源释放更大活力,既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又改善了服务供给,增强了为民办事的实效。
秩序和活力不是城市管理单选题,以民生需求为锚点,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就能在二者间找到平衡。从一“场”两用解决场地问题,引导流动摊贩集中经营,到加强夜市区域及周边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管理,对食品卫生、应急措施等作出规范……正定的一系列措施彰显直面问题的担当、疏堵结合的智慧,更体现出严格管理、细致服务的绣花功。正定夜市从一条美食街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多次在短视频平台火爆出圈,成为城市夜经济新地标,烟火气与城市文明相得益彰,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写下生动注脚。
当制度的刚性融入服务的柔性,城市空间便成为承载多元生活的有机体。期待更多城市下足绣花功,把治理精度转化为百姓可感的生活温度,绘就活力与秩序并行的美好生活图景。(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赵晓昕)
上一篇:宁县:良种带来好收成
下一篇:我省开展演练防范应对突发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