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亮剑》重播引发热议,不仅因其热血剧情,更因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跨越时空。李云龙那句“狭路相逢勇者胜”,道出的不仅是战场法则,更是当下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哲学。
敢于亮剑,本质是直面矛盾的勇气。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领域都是一线战场。畏首畏尾打不了硬仗,患得患失啃不下硬骨头。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果决,恰是对“事不避难”的生动诠释;为魏和尚报仇不惜代价,背后是对战友的深情。如果只讲“正确”不讲“温度”,就会陷入官僚主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检验亮剑成色的试金石。党员干部需要的正是这种“只要认准了,九头牛都拉不回”的执着。
独立团为何能屡创奇迹?根本在于“党指挥枪”这一灵魂。李云龙为救妻子违抗军令受处分,却从未动摇对党的忠诚。新时代的“忠诚度测试”更为复杂,能否在利益诱惑前守住底线?在重大关头站稳立场?这需要将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熔铸成思想钢印。
土工作业挖壕沟、手榴弹打飞机,看似不按“套路”出牌,实则是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当前基层治理工作中,缺的正是这种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智慧。政策落实不是照本宣科,而要像李云龙研究地图那样吃透实情,在原则框架内找到最优解。
重播《亮剑》恰逢其时。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们既要保持“剑侠客”的锐气,更需锤炼“铸剑人”的定力。当每个人都能在各自战线喊出“骑兵连,进攻”,中国前进的号角必将更加嘹亮。
本栏目投稿邮箱:tcrbsz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