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权(福建福州)
据7月15日《现代快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
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安全保护、电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产过程及关键工艺等要求,从源头上降低事故风险,遏制劣质产品泛滥、淘汰低质产能,从源头降低产品安全隐患。
尽管从2024年8月1日起,充电宝产品就已被纳入3C认证目录,未经认证产品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但在市场上,仍有未经3C认证的充电宝产品在售卖。这不仅反映出部分商家的逐利心态,也暴露出监管部门在执行层面的短板。而此次工信部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无疑是对行业乱象的有力回应。相较于以往的标准,新国标将在多个关键维度提升要求。例如,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或提升过度充电、针刺、挤压、热滥用等试验要求,这些都是直击充电宝安全痛点的举措。新国标通过严格的试验要求,将倒逼企业提升产品的安全性能。
与此同时,新标准还增加对电池电压、温度等安全信息监测功能,并考虑新增容量、电压智能调节、设备间交互通信等功能。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充电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实用的功能,让充电宝产品更加智能化、人性化。此外,对充电宝、锂离子电池、电池组的关键生产过程工艺和影响电池安全的关键材料提出要求,并评估移动电源老化使用后的安全性,更是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确保充电宝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从市场层面来看,新国标的出台将加速行业洗牌。一直以来,充电宝行业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吸引了大量企业涌入,导致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新国标实施后,那些无法满足标准要求的企业将逐渐被市场淘汰,而具备研发实力、注重产品质量的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它将促使行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进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
当然,标准的制定只是第一步,更为关键的是后续的执行与监管。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市场的巡查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充电宝产品的行为,确保新国标能够真正落地生效。同时,还应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充电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认知水平,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主动选择符合标准的产品。
充电宝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可谓正当其时,它不仅是保障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充电宝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国标的规范下,充电宝市场将迎来一场深刻变革,让消费者用上更安全、放心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