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体育报)
转自:中国体育报
据日前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我国“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统称)增加值超过24万亿元,相当于北京、上海、广东地区生产总值的总和。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三新”经济蓬勃发展。其中,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尤为亮眼,成为“三新”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如今,我国体育产业正以“三新”的姿态阔步前行,从赛事经济的蓬勃兴起,到产业融合的深度推进,再到科技赋能的创新突破,体育产业正以独特的方式为“三新”经济增加值贡献着体育力量。
赛事经济崛起 释放消费新活力
体育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展示平台,更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我国通过举办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例如,“十四冬”与全国大众冰雪季等赛事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冬奥会的成果,带动冰雪产业规模达到970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万亿元。在上海举办的奥运会资格系列赛吸引了国内外观众4.5万人次,直接经济效益达到6.43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达到14.02亿元。此外,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总收入超8000万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些赛事不仅直接带来了门票收入,还带动了餐饮、住宿、旅游、交通等间接消费的大幅增长。以世界大运会为例,赛事期间成都实现体育及相关消费438.3亿元,环比增长14.2%。通过赛事经济的带动,体育产业的“乘数效应”进一步凸显,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稳增长的新引擎。
产业融合加速 拓展经济新空间
体育产业的“融合效应”是其对经济贡献的重要体现。2024年,体育部门积极推动体育与旅游、文化、教育、健康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培育出一系列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商务部、文旅部印发通知,推动“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打造了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赛事活动品牌。
体旅融合成为其中的亮点之一。通过打造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例如,新疆阿勒泰禾木村通过发展冰雪产业,70%以上村民从事旅游业,人均纯收入超4万元。此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等模式不断推进,为体育产业拓展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科技赋能创新 激发产业新动能
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体育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占GDP比重达到10.4%。在体育产业中,科技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赛事的观赏性和参与度,还推动了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例如,健身器材制造厂商通过智能化升级,建立健康监控服务体系,提供康复健身训练计划定制服务。同时,体育用品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也成为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从单一的产品生产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体育服务生态。这种“两业融合”的新模式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体育产业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方面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未来,随着相关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体育产业必将在“三新”经济的浪潮中继续乘风破浪,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下一篇:华电新能A股主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