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润城 古城焕新
创始人
2025-07-17 07:21:14
0

(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保定高标准规划实施环城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升项目

碧水润城 古城焕新

近日,无人机拍摄的保定环城水系黄花沟公园。 刘鹭摄 近日,游客刘先生和孩子乘船在环城水系府河段观赏沿途风景。 本报见习记者 李靖恬摄

□本报记者 寇国莹 见习记者 李靖恬

推窗见绿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游乐项目、方便密集的健身场地……2021年8月以来,保定市高标准规划实施环城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提升项目,对黄花沟、府河、一亩泉河、护城河等8条河流进行治理和提升,建成集水清、河畅、景美、宜游等特征于一体的生态环城水系。这不仅显著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而且为市民提供多元化休闲体验,成为市民娱乐健身的理想去处。

治污除患筑根基

河清岸绿入画来

6月29日傍晚,尽管天气非常闷热,但行走在城区北部的黄花沟堤顶路,绿树掩映、水汽氤氲,让人感受到一丝丝清凉。

“现在,这里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原来黄花沟水质不太好,周边脏乱不堪,河堤上杂草丛生,还堆着各种生活垃圾,街坊们散步时都绕开这里。”每天在堤顶路散步锻炼的市民张金忠说,经过改造提升,黄花沟面貌焕然一新,沿河都是风景,各类主题公园内游乐和健身设施一应俱全。

“水生态治理曾是保定环城水系项目建设中的难点,也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保定市国控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军伟说,过去,主城区河道整体水量小,水体流动性弱,一到雨季,污染物随着雨水流入河道,对水质造成影响,也给城市防洪排涝带来压力。

据介绍,环城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涵盖黄花沟、西环堤、南环堤、百草沟、侯河、府河和护城河等多个区域,总长71.1公里,包含水利工程、水生态工程、水环境工程、景观绿化工程等。

为重塑环城水系生态,首先进行水生态治理。“河道治理首先得保证‘通’。通过恢复河道的自然流动性,为后续生态修复工作打好基础。”刘军伟说,在环城水系综合治理中,该市在河道河口空间较大区域进行改造,拓宽河口,最大限度恢复河道生态空间,增加河道水流量和自我净化能力。同时,因地制宜布局调蓄湖面、雨水花园、下凹绿地、植被缓冲带、生态边沟等设施,调蓄雨洪并净化地表径流和初期雨水,高效控制外源污染。

此外,在生态治理中集成应用先进治河技术,构建兼具生态功能与韧性的健康水系。通过在河坡设置生态拦截沟,铺设生态多孔纤维棉,实现下雨时吸水、储水,干旱时为边坡植物供水,达到涵养生态、净化水质的作用。

“河道生态治理是基础,筑牢防洪防涝安全防线同样关键。”刘军伟说,该市在推进环城水系生态治理过程中,始终将安全保障作为河道设计与建设的底线原则。

为满足现行保定市防洪排涝标准,提升河道应对雨洪能力,该市通过拓宽河道保障过流、外源补水实现城区水系长流水状态、配置雨水泵站和闸坝设施、河底清淤、排口整治等水利工程措施改建河道。目前,河道平均底宽15至25米,行洪能力为100至150立方米/秒。同时,直接增加蓄水能力500万立方米,大幅提升环城水系行洪、蓄洪、削洪能力,大大缓冲汛期主城区防汛压力。

“曾经河道水质不佳、环境欠优的状况,如今已大为改观。通过系统治理,现在的黄花沟已变成水清岸绿的生态长廊,实现河道水质安全和生态基础稳定目标。”刘军伟说。

文脉活水添魅力

全新府河再通航

6月29日,随着一声悠扬的汽笛长鸣,一艘游船缓缓驶离码头,来自天津的游客刘先生在船上不停拍照。“我小时候听家里老人说过,保定有条府河能行船,没想到我自己还能坐上,这感觉真不一样!”刘先生说。

府河,这条见证保定漕运繁华,承载古城历史文脉的母亲河,曾因环境变化一度沉寂,失去往日光彩。随着保定环城水系项目建设的推进,府河再次焕发生机。这也是该市深挖历史文化底蕴,创新亲水消费场景,让环城水系“活”起来的生动实践。

“府河再通航不仅是一段航程的复现,更标志着保定市找到了一条活化历史文脉、创新文旅场景的新路径。”刘军伟说,国控集团利用现存历史文化景观、工业遗产,重现府河历史风貌,再现老保定生活印记。比如,根据历史照片,提升滨水休闲空间及植物风貌,重现清流环绕、航船如织的场景。同时,建设供文化演艺与游客观赏的公共场所,打造富有保定文化特色的生活场景。

黄花沟公园里,有24小时营业的自助图书馆;戏曲公园内,可欣赏婉转悠扬的保定老调;冠军园内,游览巍然矗立的冠军塔……在保定环城水系项目建设中,该市将保定市旅游文化、冠军文化、博物馆文化、书院文化进行提炼转化,融入主题景观、文化标识、服务设施等城市景观之中,通过主题公园、节点景观、公园设施等进行展示,并形成多元化特色空间。

为进一步丰富游客游览体验,该市环城水系项目构建“健康游”产品体系,利用户外草坪、林间空地等场地,常态化举办“迎春灯会”“地坛书市进保定”等大型文化演出、夜间休闲娱乐活动及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推广活动,丰富市民游览体验。

该市还通过赛事举办、场地出租等创新运营机制,大力培育音乐戏剧、比赛活动等特色文旅IP。2024年,环城水系公园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举办体育赛事94场次。

开放共享惠百姓

打造“家门口健身房”

6月28日20时许,位于保定市区七一西路的极限运动公园内,一派热闹景象。在匹克球场地,附近小区居民张洁正带着儿子打匹克球,清脆的笑声不时响起。“出门就有健身房和游乐园,有空我就带孩子来这里跑跑步、打打球,很方便!”张洁说。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市民对便捷可达、环境优美的户外休闲健身场所需求日益增长。”刘军伟说,高品质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一直是保定市城市建设的短板,由于供给不足且分布不均衡,许多市民休闲健身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环城水系项目瞄准这一民生需求,以建设开放共享的环城公园带为理念,梳理沿线资源并兼顾市民多元化需求,将71公里水岸线打造成普惠共享、功能复合的生态景观长廊。赋予公园文化体验、科技创新、体育运动、生态观光、郊野游览等主题功能,将环城水系打造成市民共享的后花园、家门口的运动场、展示保定文化的城市会客厅。目前,环城水系项目沿线已建设主题公园12处、体育运动场地98处、休闲服务驿站15处、多功能大草坪4处、花海露营区50余处等。

此外,环城水系项目通过提升、新建跨河桥梁,连接跨河交通,并结合市民休闲需求,打造智跑绿道、全民健身绿道、亲子时光绿道、工业艺术绿道4个特色慢行健身圈,为市民提供丰富慢行休闲体验。

“一个好的生态客厅,还需要完善的配套设施。”刘军伟介绍,在环城水系滨河绿地搭建智慧运动设施,市民通过扫码即可获取运动数据;建设服务驿站,为市民提供休憩、饮水、简餐等服务。配备标示导视系统、夜景照明系统、环卫设施系统、道路铺装系统、智能管理等相关设施,共同构成连续开放、功能多元、全民共享的环城公园带。

如今,在环城水系配建的篮球场、足球场、儿童游乐场等全民运动场地,以及帐篷营地、露天影院等户外休闲场地,每逢傍晚时分和节假日,到处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个高品质滨水空间已成为提升城市宜居度、增强市民幸福感的鲜活载体和民生地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丽江古城维护费新规:单次收费5... 来源:@中国经营报微博 #丽江发布古城维护费新规#【丽江...
马斯克:这真是太神奇了 美媒:马斯克密集发文猛烈抨击特朗普“爱泼斯坦案是骗局”说法据美国《野兽日报》报道,美国企业家、政府效...
男婴医院离世家长获赔88.8万... 7月17日,广州市律师协会发布情况通报,内容如下:近日,网络平台有关广东泰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邓某涉嫌...
国之歌者 传唱千秋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展柜中,静静地放着一把琴身已斑驳的小提琴。它的主人是一位...
商业楼火灾已致60余人死亡,伊... 当地时间7月17日,伊拉克总理兼武装部队总司令苏达尼主持召开国家安全部长级委员会特别会议,并在会上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