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赵 晨 张 萌 杨 枫 通讯员 陈一薇 图片由秀洲区高照街道提供
禾城夏日,热浪与热情同频共振。随着“浙BA”赛事在上周燃情开赛,全民健身的热潮也愈演愈烈。
在秀洲区高照街道,无论是在公园、广场还是在运动场馆,运动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运动画卷。整座城市仿佛注入了新的活力,享受运动、热爱体育正逐渐成为市民的新追求。
体育馆内一“场”难求
今年夏天,随着气温持续攀升,高照街道掀起了一股别开生面的“场馆热”——在“锐柠羽球中心”,羽毛球运动的激情与活力正感染着每一位市民,这片充满活力的运动场已成为全民健身的新地标。
奥运冠军王懿律也让羽毛球这项运动在秀洲区迅速升温。“锐柠羽球中心”作为区内标杆场馆,凭借“安全、专业、亲民”的运营理念,成为市民运动目的地的首选。据场馆负责人叶晖介绍,目前场地使用率持续走高:上午开放半数场地,下午及晚间15片场地全部爆满,周末更是一“场”难求。
为满足需求,场馆特别承接了秀洲区儿童羽毛球长训项目,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助力青少年成长。许多孩子坚持每日训练两小时,不仅肢体协调能力显著提升,视力保护与身体发育也受益匪浅。近年来,这些学员在省市级比赛中屡获佳绩,为秀洲区羽毛球运动注入了新鲜血液。
羽毛球的火热不仅限于个人健身,更成为企业团队建设的热门方式。多家企业长期包场,组织员工定期培训,既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又倡导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秀洲区羽毛球赛事体系日益完善,近年来连续举办多场高规格比赛,如今羽毛球队伍从最初的5支激增至16支,竞技水平逐年提升,形成了“以赛促练、以练促健”的良好生态。
“现在场馆环境好了,大家也愿意到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体育锻炼。”叶晖说。“锐柠羽球中心”在硬件设施与服务上都下足了功夫。场馆地面采用专业缓冲材料,有效减少运动损伤;顶部设计智能出风口,确保空气流通的同时维持舒适温度;四周大面积开窗设计,让自然光与清风自由穿梭,打造通透开阔的运动空间。此外,场馆严格执行常态化保洁制度,从球网到休息区,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专业与贴心。
“这里环境好、服务周到,孩子训练放心,我们家长也愿意多来。”一位陪同孩子训练的家长表示。企业员工李先生也称赞道:“包场培训既方便又高效!”
从青少年培训到企业团建,从业余爱好到竞技比赛,“锐柠羽球中心”的火爆折射出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叶晖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服务,举办更多元化的活动,让羽毛球运动成为连接社区、企业与家庭的桥梁,助力健康秀洲建设。
这个夏天,不妨走进“锐柠羽球中心”,挥拍、流汗、欢笑——在羽毛球的跃动中,感受运动带来的无限可能!
家门口实现运动自由
傍晚6点,高照街道运河社区信达香格里小区6号楼负二层的灯光准时亮起。清脆的乒乓球撞击声此起彼伏,伴随着阵阵喝彩与欢笑,十多位居民正围着两张新球桌展开激烈对决。65岁的李大叔一记漂亮的扣杀赢得“满堂彩”,他抹了把汗笑道:“现在下楼就能打球,再也不用为抢一张球桌排队两小时了!”
这场家门口的盛宴,源于社区对居民运动需求的精准回应。运河社区作为城乡融合的关键节点,常住居民超万人,其中帮子女带娃的老人占比近三成。此前,社区仅有的一张乒乓球桌成了“香饽饽”,不少老人只能带着孩子在旁边眼巴巴看着。
社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场围绕“让运动触手可及”的行动迅速铺开。经过来来回回半个多月的勘察,终于盯上了6号楼负二层那片闲置空间。
当崭新的乒乓球桌、明亮的LED灯和防滑地胶出现在眼前时,居民们都吃了一惊。如今,这处运动空间日均接待居民超100人次,成了社区名副其实的人气打卡地。从抢一张球桌到下楼就能开战,小小的乒乓球桌不仅承载着居民的运动热情,更串联起邻里的温情。
同样热闹的场景,在高桥社区“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上演。上午时分,在高桥社区“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的舞蹈房里,20多位阿姨正跟着教练跳着欢快的广场舞,镜面墙映出她们整齐的舞姿,活力满满;隔壁的运动器械室中,几位年轻人在跑步机上挥洒汗水,还有人在单人站综合训练器上专注地锻炼着,充满了运动的激情。
高桥社区“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于2022年9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这个约70平方米的专项体育场地,虽不算特别大,但设施丰富且实用,跑步机、动感单车、单人站综合训练器、哑铃等器械一应俱全,满足了不同居民的运动需求。
“以前想系统地锻炼一下身体,还得花钱去外面的健身房办卡,离家远不说,有时候工作忙起来就没时间去,卡都浪费了。”居民王先生一边骑着动感单车,一边笑着说,“现在好了,社区里就有这么专业的器械,每天下班过来练一会儿,方便又实惠!”
对于生活在秀清社区的居民来说,正在进行升级改造的运河公园(东段)基础设施项目,让他们很快就能在家门口拥有更惬意的运动天地。
作为2025年度嘉兴国家高新区(高照街道)民生实事增补项目,运河公园(东段)的改造将精准解决居民运动的痛点。改造中,特别针对健身设施老旧问题做了“焕新计划”。“我们将更换老旧健身器材,增设如椭圆机、伸背架、双杠、双位坐蹬训练器等,并对塑胶地面进行重铺。”高照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从社区“口袋运动空间”的精准落地,到“运动家”场馆的智慧服务,再到城市公园的功能升级……这些散布在各个社区的运动场所,就像一个个充满活力的引擎,推动着全民健身的热潮不断升温,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在运动中收获健康与快乐。
群众健身热力十足
清晨5点30分,天光微亮,在高照街道秀清社区运河文化公园内,铿锵的步伐踏破清晨的宁静。“一二一!”嘹亮的口号声中,40余位跑者精神抖擞,胸前的国旗贴纸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宛如一道流动的“红色风景线”。这是7月1日的清晨,秀清晨跑团精心设计了7.1公里路线,用奔跑的姿态向党的生日献上深情祝福。汗水不仅锤炼着体魄,更丈量着对光辉征程的敬意。
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是2024年4月正式成立的秀清晨跑团。其前身可追溯至2023年10月由社区跑步爱好者自发组建的秀清跑团。从秀湖畔到新塍塘绿道,从秀清公园到运河公园,晨曦微露或暮色四合时,居民们呼朋引伴、口号响亮奔跑的身影,已成为社区一景。
秀清晨跑团成员与跑步结缘的故事各不相同,却都奔向健康与快乐。团长金培忠怀揣“双百”目标:完成100次献血,跑完100场马拉松;居民张立博曾因体重超标“三高”被拒献血,痛下决心跑步,如今每月奔跑超200公里,体重下降、身心舒畅。“工作中遇到烦心事,习惯性跑个10公里,运动分泌多巴胺,跑完心情就好多了!”张立博说。
秀清社区党委书记柳恩峰也是其中一员,在团队带动下,她从“每周打酱油”跑一次,到如今月均奔跑超100公里。“精气神完全不同了!”柳恩峰坦言,“团队氛围是最大动力,一个人跑易放弃,一群人跑,压力释放了,人心也凝聚了。”
秀清晨跑团的活力,根植于独特的组织方式。每周六清晨固定集体开跑,柳恩峰一场不落地亲自带队,9位热心居民骨干轮值担任“临时团长”,负责当周活动的具体组织。他们通过微信群接龙报名。夏天5点30分,冬天6点30分,成员们陆续到达,在奔跑中自然汇流。
这股奔跑的热情,早已超越了社区边界。秀清晨跑团现有成员约120人,而每周六稳定参与晨跑的都在30人左右。他们不仅来自秀清社区,还吸引了新城街道的中山社区、春晓社区,以及周边秀洪、运河、运秀等社区的居民加入。
每逢重要节点,秀清晨跑团便成为凝聚社区、倡导健身的核心平台。父亲节,他们组织健康跑致敬父爱,社区准备的节日蛋糕让仪式感满满;端午遇上“六一”,飘扬的红领巾与5公里奔跑串联传统与童趣,“双节礼包”让跑友们笑逐颜开;“三八”妇女节,女性居民在奔跑中展现自信风采;新年伊始,迎新跑在晨光中开启希望篇章……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达人白利新主动扛起相机,成为活动的专职摄影师,一次次定格下这些充满活力与温情的瞬间。这些鲜活的影像,连同跑团日益高涨的人气,吸引了党建联建单位、周边社区跑友纷纷加入,百余人同场奔跑的景象屡见不鲜。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社区到跨越街道,秀清晨跑团跑出的每一步,都在为全民健身的热潮注入温暖而持久的社区动能。奔跑不仅是汗水的挥洒,还是联结邻里、激发共鸣、传递健康生活方式的生动载体——在共同向前的步伐里,社区的精气神愈发昂扬,生活的幸福感触手可及。
下一篇:乘“机”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