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日报)
□ 章楠 颜雅杰
民营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背景下,苏州民营企业家通过科技赋能、产业联农、就业帮扶和公益捐赠等多元路径,积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在助力苏州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彰显民企担当、贡献民企力量。当前,苏州农业农村正加速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引领农业数智化加速转型,城乡融合政策加码为乡村空间结构优化和产业形态跃升带来时代机遇,农民对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生态富美有更多期盼。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苏州民营企业家要继续坚持大力弘扬以家国情怀为引领、开拓创新为驱动、诚信担当为基石、社会责任为导向、开放奋进为特质的企业家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打造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传承发展的新样板。
以家国情怀为引领,助力农业强国建设。爱国是企业家精神的魂。苏州民营企业家要始终秉持“产业报国”“科技强国”的家国情怀,自觉将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同频共振。一是要心系“国之大者”。鼓励民营企业家服务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紧扣苏州粮食生产现代化,以“五优联动”为标准,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身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布局。二是要践行“科技报国”。鼓励民营企业家进军高端农业智能装备、现代生物育种科技、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前沿领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强农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三是要锚定“实业为国”。鼓励民营企业家坚守主业、做强实业,争做农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在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中发挥关键作用。
以开拓创新为驱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苏州民营企业家要始终秉持“敢于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特质,不断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一是要加强构建创新联合体。鼓励民营企业家深化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合作,建强苏州农业科创联盟,推动产学研用融通创新。二是要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以苏州入选智慧农业国家改革试点为引领,鼓励民营企业家深化农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加大对智慧农业、生物育种、人工智能、农业机械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转化,构建全链条智能化农业生态系统,争做现代化数字建设创新示范。三是要促进绿色低碳转型。鼓励民营企业家聚焦种植业、渔业、畜牧业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循环农业,如推广稻鱼共生、种养循环模式,持续放大绿色低碳效应。
以诚信担当为基石,促进乡村和谐发展。诚信是企业家精神的基。苏州民营企业家要始终秉持“苏工至诚”“苏作匠心”的诚信担当,推动乡村产业、民生与治理协同发展。一要严把“质量关”。鼓励民营企业家将苏工苏作极致匠心融入农业生产全链条,探索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标准化生产推进机制,让“诚信”成为苏州农业推广金字招牌。二要恪守“契约关”。鼓励民营企业家主动维护公平竞争秩序,构建稳定互信的产业生态,切实保障农民合理收益。三要勇闯“社会关”。鼓励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探索实施“党建+”的发展新模式,通过“能人返乡”“企业家驻村”“送技下乡”等形式,助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社会责任为导向,带动农民生活富裕。社会责任是企业家精神的根。苏州民营企业家要始终秉持“脱贫帮困”“推动共富”的人文关怀,形成先富带动后富、个体富带动群体富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鼓励民营企业家通过农业“生态+”“文化+”“网红经济+”等新业态赋能,因地制宜打造如蚕桑文化、核雕文化、蟹文化等非遗体验中心,生态研学休养等特色休闲农业,拓展乡村产业内涵外延。二是要助力乡村公共服务。鼓励民营企业家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乡村公共服务优化机制,建立可持续的市场化投入模式,重点支持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三是要推动重点帮促。鼓励民营企业家发扬钉钉子精神,继续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东西部产业帮扶等,构建共同富裕长效机制,形成村企互惠、联农惠农、共建共兴的良好成效。
以开放奋进为姿态,拓展乡村振兴空间。国际视野是企业家精神的翼。苏州民营企业家要始终保持“开放合作”“全球视野”的奋进姿态,在开放合作中激活乡村振兴的“乘数效应”。一要“走出去”拓市场。鼓励民营企业家积极融入全国市场,让“东山白沙枇杷”“阳澄湖大闸蟹”“稽五漾蔬菜”“苏州大米”等更多“苏字号”品牌走向全国。二要“通渠道”促联动。鼓励民营企业家用好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优势,借助菜鸟国际、亚马逊、eBay等跨境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国际贸易通道,拓展市场空间,带动农民增收。三要“聚要素”强融合。鼓励民营企业家主动链接全球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高端要素,促进其在苏州乡村融合应用,孵化新业态、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培育新动能。
(作者均为江苏苏州干部学院教师,新农智库研究员)
上一篇:选购酱香型白酒别踩坑
下一篇:“苏”式燃烧卡路里,“超”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