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今天,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在当天举行的清洁能源主题活动上,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呼吁,接下来各方要坚持开放合作,共同提升全球能源治理水平。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新的增长动能正不断集聚。鲁俊岭介绍,中国现在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风电、光伏单机容量和在运光伏组件转换效率领先世界,全球80%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关键零部件都由中国生产制造。同时,中国水电、核电全产业链体系完整,技术水平全球领先,已经掌握了自主品牌“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先进核电技术。
“我们要推进绿色氢能、先进储能、新一代核能、碳捕集封存及利用等领域的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挖掘国际清洁能源项目合作的机遇,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经贸合作。”鲁俊岭说,公平公正、开放包容的能源市场环境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保障,接下来,要充分利用多双边等能源合作机制,加强互动协调,共谋全球能源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共同维护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
此外,鲁俊岭还提到,当前,绿色低碳、数智化、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业界共识,也成为时代的主题。“我们要聚焦数智赋能,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协调运行的效率,推动清洁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迭代升级。”鲁俊岭说。
近年来,我国清洁高效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快速壮大、能源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风电、光伏装机总规模已历史性超过了火电,达到16.5亿千瓦。目前,我国核电在运在建机组总规模达到1.25亿,居世界第一。如今,我国的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并在稳步提升。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开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摄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