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7月16日,第19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颁出512项发明创新奖及140项专项奖。其中,既有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沿科技、让重点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颠覆性技术,也有接地气的民生小发明,以鼓励全民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本届大赛从全国范围内征集了2999个报名项目,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达1821项,占比68.6%。历时6个月评选,大赛共评出特等奖1项、金奖29项、银奖71项、铜奖130项、优秀奖281项,另有1593项入围奖。
获得本届大赛金奖的滑坡深部变形声学监测预警技术,如今正在房山区的滑坡隐患区域“站岗”。“当边坡内部变形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整体失稳和滑坡灾害。我们将声学监测设备埋入地下十余米深处,通过声音信号持续监测岩土变形情况。”清华大学安全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邓李政历时7年多,研发了这套新型监测系统,已经成功实现广东某特大型滑坡灾害的早期预警。“对科技工作者来说,发明是工作的一部分。”邓李政说,在日常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发明就是将这些想法变为现实。
“提到发明,大家通常认为是从无到有。但随着国家科技的发展,我理解现在的发明,是从第99步到第100步,去解决产业中的实际痛点。”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蒋世用带领团队研发的“高安全大倍率储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也荣获本届大赛金奖。这套系统分别从材料、电池、结构、系统等层面进行性能提升,可实现在充电倍率达到电动乘用车常规锂电池6至15倍或循环寿命3至5倍的条件下,仍保证产品从内在特性上消除风险源,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发电调频、轨道交通等场景。
组委会表示,本届大赛的参赛主体不仅包括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工作者,不少中小学生、退休职工也提交了发明创新项目,生动展现了大赛推动全民创新的理念。大赛还设立了13个专项奖,用以激励特定领域的创新力量,例如巾帼发明奖鼓励女性投身创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奖引导相关企业创新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