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是时隔10年,党中央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市工作定下了基调。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截至2024年底,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690多座城市星罗棋布,9.4亿人生活在城镇。
怎么看中国城市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曾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经过10年发展,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作出了新的重要论断——
“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一方面,中国已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城镇化率增速将有所放缓;另一方面,城市发展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从“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这意味着,城市工作不仅要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还要解决城市发展本身的问题。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5个“转变”:
“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转变城市发展动力,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转变城市工作重心,更加注重治理投入;转变城市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这5个“转变”,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体现了对城市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
二
10年前,习近平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10年后,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相距10年,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都提到“中国特色”。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中国城市人口规模大、资源约束强,也决定了我们不能走西方城市发展的老路。
最新表述中增加了一个关键词:现代化。现代化的人民城市什么样?此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到一组词: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这12个字,涵盖了生态、文化、科技、安全等城市建设发展的方方面面,是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
此次会议部署了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都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定位,抓住了群众最为关心、最为期盼的问题。比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加快老旧管线改造升级”“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等。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但同时要认识到,城市现代化不是单纯的产业扩张、人口集聚,更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而是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此次会议还提到8个字: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这也是习近平一贯的工作方法。这些年,他走进大江南北的一座座城市,为不同类型的城市指明了发展路径:
对超大城市,要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对特大城市,指出“要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对大城市,明确“要强化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小城镇,强调“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今后,怎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说到底,还是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习近平说:“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
文/钟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