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稳定币”成为市场讨论的热点。然而,在你还没弄明白“稳定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利用“稳定币”诈骗的大案已经诞生。所以,要赶紧通知家里老人、边远地区的亲戚朋友,最新概念的“割韭菜”大刀已经高高举起。
“稳定币”首骗已经诞生
首先要明确,“稳定币”仅是一个尚在金融界展开讨论的金融概念,“稳定币”本身尚未在内地被纳入监管,所以在内地打着“稳定币”的各种行为都是非法的。然而,被称为稳定币“走资”第一大案已经诞生,涉案金额130亿元,受害者约200万人。
多家媒体报道,一个名为“DGCX鑫慷嘉”(简称“鑫慷嘉”)的平台,利用迪拜石油、大数据、USDT稳定币等诸多概念,在贵州、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大量吸收社会资金。继今年6月底接连出现提现暂停、平台崩溃等事件后,日前一张疑似该平台高管“黄先生”在微信群的留言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从而将鑫慷嘉爆雷一事推向高潮。
“大家好!我是黄先生。我已经在国外了。每个人的智商与他的财富是相匹配的。因为你们的财富与智商不相匹配,我要让你们匹配一下,我只是拿走了你们不属于符合你们智商的财富。希望你们能感谢我、感恩我,能铭记这次的我赐给你们的教训。”
据报道,“黄先生”是鑫慷嘉的创始人黄鑫,他已经身在国外,并已将平台的资金卷走。在崩盘前两天,高达18亿枚USDT(泰达币)的巨额资金,被分作12批次转移到了3个全新的加密地址。 “鑫慷嘉”使用USDT(目前全球市占率最高的美元稳定币)为投资单位,要求所有会员在“入金”前,先把人民币兑为USDT。
截至目前,全国多地警方已立案调查,已有多名团队小头目落网,冻结涉案资金超1.2亿元。由于涉及到境外资产,加之虚拟货币本身就很难追踪,更难以追讨,所以200万受害者的辛苦钱很难讨回。
多地发布风险提示
日前,包括北京、深圳、苏州、重庆、宁夏等在内的多地机构接连发布风险提示,严肃指出“稳定币”这一新兴概念正被不法分子当作“障眼法”,肆意用于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7月7日,深圳市委金融办官网显示,深圳市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责小组办公室就稳定币涉及的相关风险发出风险提示。据专责小组监测发现,一些不法机构以“金融创新”“数字资产”等为噱头,利用社会公众对稳定币等了解不足的特点,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诱导社会公众参与交易炒作,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非法集资、赌博、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公众财产安全。
7月9日,“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警惕利用‘稳定币’等新型概念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广大消费者需要充分认识“稳定币”等数字货币及相关创新概念的高度复杂性和波动性,树立正确货币观念和理性投资理念。同时,自觉抵制、远离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炒作、非法代币发行及未经批准的“数字资产”投资项目,切实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如发现相关非法集资线索,请立即向金融监管部门、公安部门或本协会举报(协会举报热线:400-661-9609)。
7月11日,“苏州金融”微信公众号也发布风险提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同样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参与虚拟货币投资交易活动存在法律风险。
警方应加大打击力度
实际上,早在2024年10月,四川珙县相关部门就发出风险预警,指出“鑫慷嘉”平台无合法资质。事实上,“鑫慷嘉”种种高息揽储的行为也早就构成非法集资,如果当地警方及时采取行动,也许就不会有今日的悲剧。
不过,保护自己财产的第一责任人永远是你自己。所以,投资者一定要清楚非法集资行为的特征。
一、没有合法资质。这些机构或个人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批准或备案,不具备面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销售理财产品或发行证券的合法资质。
二、包装高科技概念。利用“稳定币”“去中心化金融”“Web3.0”等新兴、复杂概念进行包装和炒作,故意制造信息不对称,迷惑投资者。
三、承诺高额回报率。普遍存在夸大宣传、虚假承诺的现象,如“稳赚不赔”“高额固定收益”“保本付息”等,利用公众追求高收益的心理高息揽储。例如“鑫慷嘉”就对外宣称可日赚2%,稍有常识的人都应知道,这个世界上哪有“日赚2%”的好买卖呢?
四、资金池运作。通过吸收新投资者的资金来维持运转或支付前期投资者的收益,一旦资金链断裂或项目方跑路,投资者将面临本金无法收回的巨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