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南茂林 通讯员褚鹏程)“检察官,陈某已主动交回货款2万元,剩余2.7万元货款承诺年底前付清。公司也修订了发货单,建立了业务员回款制度。”近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检察院检察官接到一家冷链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张某来电,获知公司的近况。这个转变源于一场讲座。
2024年,西峰区检察院在办案时了解到,某食品公司主要从事面包生产、加工和批发业务,业务员负责向下游零售商发货并代收货款。工作中,业务员挪用甚至侵占货款的情形时有发生,给公司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困扰。
该食品公司位于西峰区三大规模性物流园区之一的东方物流园。园区内的其他企业会不会也存在类似问题?带着疑问,检察官逐个走访园区企业,发现几乎各家企业都存在业务员不及时上交货款、生产和运输事故频发、职工法律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等问题。
经与多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深入交流,该院检察官决定为园区企业量身定制一次普法讲座,帮助企业预防法律风险,增强企业负责人与员工的法律意识。为了丰富讲座内容,西峰区检察院向庆阳市律师协会发出邀请,由律师协会指派专业律师共同开展普法讲座。
今年5月,“法润企业 护航发展”法治讲座在园区开讲,内容覆盖业务员收款管理法律风险、商家拖欠货款应对策略、安全生产与驾驶责任解析以及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监督、护航企业发展、保障民生民利等方面的职能与做法等。参与讲座的企业代表和职工提问踊跃,检察官和律师当面答疑,现场气氛热烈。
讲座结束后,前述冷链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张某向检察官反映,两年前,该公司前员工陈某私自将4.7万元公司货款用于个人支出,并在出具欠条后离职,经多次催要仍拒不归还。检察官现场研判后,建议张某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方式维权,并对收集和固定相关证据提出指导意见。根据检察官的指导意见,公司依法维权,并完成了相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