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间,一位经销商正通过视频连线查看打捆机库存。“您要的9Y系列方捆机还有20台现货,秸秆含水率30%以下都能打,捆型紧实不松散。”王春艳介绍。
“德沃的播种机在戈壁滩上也能用,玉米出苗率比往年提高了5%。”王春艳告诉记者,“咱们的产品能适应不同地域农业生产需求,在新疆的盐碱地、西南的丘陵山地都经过了实地验证。”
在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领域,德沃科技的表现同样亮眼。截至2024年,企业2CM系列马铃薯播种机累计销量超1500台,在北方市场占有率超过50%。“以前进口设备一台要几十万元,咱们的产品性能相当,价格能便宜一大半。”王春艳拿出一份对比数据表,“去年,内蒙古的马铃薯种植户用了咱们的收获机,损失率从8%降到3%以下,光这一项每亩就能多赚200元。”
实验室里绘愿景
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这块显示屏上的曲线,记录着播种机排种器的每一次转动。”在德沃科技研发中心,高级工程师正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动态数据,“我们正在测试新一代电驱系统,目标是把响应速度再提高20%,让播种精度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研发中心的展示架上陈列着16项发明专利证书。其中,“电驱气力式单粒排种技术”专利证书旁,放着一个巴掌大的排种器模型。“这个小零件是我们用了3年才攻克的难关。”工程师拿起模型说,“传统排种器靠机械夹种,容易伤种子。我们改成气力式吸种,种子平稳落下,发芽率提高了5%。”
王春艳说:“农机是农业的‘铁脊梁’,中国农民得用上自己的好装备。”这句话被刻在德沃科技研发中心的墙上,也印在每个“德沃人”的心里。2021年,这家企业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后,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年销售额的8%,7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正围绕智能农机、农业机器人、大数据物联平台等方向开展攻关。
“下一步,我们要让农机像智能手机一样‘聪明’。”站在企业愿景墙前,王春艳指着“打造百年德沃”的标语说:“比如这台播种机,未来不仅能自动种地,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推荐种植方案。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中国农机走向世界,让天下没有难种的田。让我们的产品从这里出发,驶向黑土地、黄淮海、戈壁滩,在广袤的田野上书写现代农业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