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自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来,广西妇联充分发挥群团工作优势,同东盟国家妇女组织开展友好交流合作,生动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广西妇女故事,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峰
□ 陈昭霖
为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充分展示中国—东盟妇女友好交流合作成果,7月16日,2025面向东盟的妇女发展交流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这是在全国妇联指导支持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下,广西妇联举办的第9届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妇女友好交流合作的论坛。
自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来,广西妇联充分发挥群团工作优势,同东盟国家妇女组织开展友好交流合作,生动讲好中国故事、广西故事、广西妇女故事,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发挥“联”的作用,打造妇女对外交流工作品牌
千帆竞发北部湾,一湾相挽十一国。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桥头堡”,广西搭建起国际大通道、合作大平台。广西妇联积极连接东盟的同时,联动国内省区市、联通港澳台,在全国妇联的指导下创新性打造“中国—东盟妇女论坛”,持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妇女的友好交流合作,在服务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妇女对外交流的独特作用。
波涛雄阔,时钟回拨。2006年11月,首届“中国—东盟妇女论坛”在南宁举办,由此拉开广西与东盟国家妇女通过论坛开展友好交流合作的序幕。
论坛常办常新。迄今,广西妇联共承办八届“中国—东盟妇女论坛”,形成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办会机制。历届论坛上,中国和东盟国家女性领导、妇女工作者、女企业家、女专家学者代表,驻华使领馆官员,国际友好组织、知名妇女组织代表,通过专题对话、经验共享与项目合作等方式持续深化妇女领域务实合作。
从2006年的“加强妇女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到今年的“赋能 共享 创新 人工智能与妇女发展”,论坛主题始终与时俱进,既呼应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也引领着中国—东盟妇女合作的前沿议题。
依托“边”的优势,深化交流合作长效机制
今年6月下旬,2025年中越友好人文交流暨“中越妇女携手 不让毒品进我家”——“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广西大新县举办,持续推动中越两国边境妇女参与和谐边境建设。
广西妇联充分发挥广西与东盟陆海相连的区位优势,在常态化互访、澜湄合作、学习培训、和谐边境建设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在加强交流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区域性合作发展作出贡献。
广西妇联同东盟国家妇女组织建立常态化互访机制,开展交流互访共33次,先后与越南高平等四省妇联签署交流合作备忘录,同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妇女组织签署友好交流协议,广泛开展妇女民间交流活动,助力东盟国家与广西的女企业家建立合作关系、扩大贸易往来。
建立澜湄妇女交流合作机制,连续4年举办“凝聚她力量 一起向未来”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妇女交流活动,构建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的澜湄妇女交流合作模式。在全国妇联的指导下承办“中国—东盟妇女培训中心”,先后举办9期面向东盟国家妇女的专题培训班,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妇女提供学习培训、交流合作良好平台。
彰显“美”的风采,深化美美与共文明互鉴
当精美的中国非遗遇上多彩的东盟文化,人文相近、民心相通的两地人民交织出美美与共的向往。近年来,广西妇联以民族文化会演为载体,搭建同东盟妇女文化交流合作平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文化的互鉴交融、和谐共生。
2021年,推动中老两国共同开展“姐妹同心 共织锦绣”活动,向中老建交60周年献礼。2023年举办“凝聚她力量,一起向未来”民族文化会演,湄公河国家在桂教师、学生代表,广西妇女代表等800多人参加。
迄今已成功举办的七届民族文化会演活动,以文化为纽带、艺术为桥梁,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开放包容特质,有效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民心相通。
激发“智”的动能,聚焦AI赋能妇女发展
位于崇左市的凭祥跨境电商直播基地,商品琳琅满目,海外物流配送忙碌。广西妇联联动跨境电商协会妇委会,以跨境电商运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科技课程体系赋能女性职业发展,累计培育50余名中越双语女主播,2024年直播基地跨境交易额突破10亿元,助力边境地区妇女创业与外贸合作。
在7月16日举办的面向东盟的妇女发展交流合作论坛上,广西妇联将以“赋能 共享 创新 人工智能与妇女发展”为主题,邀请中外嘉宾重点围绕AI激活文化艺术创新实践、AI构建妇女发展新生态、AI时代中医药助力女性健康、AI助力女性权能平等及数智时代女性人才培养等五大方面内容开展专题研讨,同时通过圆桌对话探讨数智时代女性职业发展策略和女性在跨境电商领域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