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创始人
2025-07-16 06:17:40
0

转自:贵州日报

杜尚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推动教育深化改革,扎根贵州教育实际办教育,在不断总结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强化了教育改革之举,夯实了教育发展之基,走活了教育为民之路,学前教育更加普惠、义务教育更加均衡、职业教育更有特色、高等教育更重内涵,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健康快速发展,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新提升。

以“一面三线”为工作思路,驱动学前教育的普惠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投入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160余亿元,率先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建立不低于600元/生/年的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教师队伍配备显著提高。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10215所,在园幼儿137.34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4.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34%,两项指标连续多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紧紧围绕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连续十年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按照促普惠以及抓引领、补短板、强体系“一面三线”工作思路建章立制,整体推进。“一面”是指普及普惠县创建。贵州采取新建、改扩建的方式推进公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2024年共计14个县(市、区)上榜教育部公布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名单。“三线”是指抓引领、补短板、强体系。贵州大力创建培育省市县级示范园共计3200所,致力于实现“创建一所,引领一片,辐射一方”的引领效果。同时,针对农村和薄弱幼儿园的发展现状,提出包含20条措施的“园园达标”办学工程,补齐贵州学前教育发展的乡村短板。28个县(市、区)认定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构建“三个全覆盖”乡镇村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机制,即集团化办园、教研指导责任区和资源中心的全覆盖,建成“省—县—乡—村”四级联动体系。

以“乡村教育”为工作切口,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贵州每年压缩行政经费不低于5%投入教育,不断改善乡村办学条件,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科学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撤点并校,实现资源集中、优势互补。持续加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力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连续两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面落实残疾未成年人“全覆盖、零拒绝”教育安置,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入学率达97.1%。同时,深化落实“三区支教”“银龄讲学”计划,促进城乡优质师资共享,积极践行“组团式”帮扶,持续鼓励优质师资下沉。近三年,招聘特岗教师2.54万人,选派6300余名骨干教师和1300余名银龄教师到薄弱或农村学校支教,入选全国最美教师11人。

以“产研一体”为工作重点,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注重高校内涵式发展,高校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全省高校数量增加到80所,在校生规模达到94万人,完成4所高校新校区建设,新增学位6.35万个,新增3所博士高校、4所硕士高校,新增21个博士点、91个硕士点。学科专业建设实现突破。贵州大学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植物保护实现我省A档次学科历史性突破。全省高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资助2252项,省属高校共引进“百千万”人才116人,引进博士1470余人。一方面,强调高校“产研一体”,近年来,共建有10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10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且先后培育了五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形成“政府主导+行业牵头+企业参与”的三维产教融合模式。另一方面,强调高校研究成果的积极转化,凸显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赋能效应。据统计,2024年贵州年度专利转让许可总量达6007件,同比增长32.9%。此外,技术合同成交额约570亿元,同比增长18%。

以“产教融合”为工作主抓手,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完善办学体系,坚持夯实中职、做优高职、发展职业本科,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深化产、学、研、创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产学研创融合,校企一体化”发展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施“3+2”中高贯通培养试点,有序扩大“3+4”中本贯通培养规模,积极探索综合高中建设,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更加畅通便利。2021年到2024年,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10个,牵头发起全国大数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20个行业共同体,新增设立5所高职院校,立项建设10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10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遴选13家企业成为我省第五批产教融合型培育企业。实施中职强基工程、“双优”计划、高职“双高”计划,立项建设95所中职强基校,56所省级优质中职学校,32所省级“双高”院校,大力实施“职教出海”战略,建立海外办学机构7个。每年面向社会平均输送高水平技能人才12万人,5所高职院校入选“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特色合作项目,2023年度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167项,县级职校实现了“国赛”一等奖“零”的突破。

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坚持把教育作为最长远的民生,围绕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教育强省,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支持力度,通过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职业院校素质提高计划、“三区支教计划”“银龄讲学计划”等教师培训项目和中小学教师能力素质测试等举措,培育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县管校聘、绩效评价、职称评定等改革举措,提升教师队伍活力,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深入学习教育家精神,涌现出许多优秀教师典型,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菁菁校园里、贵州大地上,一个个奔忙的身影汇聚成躬耕报国的澎湃洪流,书写着教育强国的时代答卷。

强化党建引领,共谋教育新蓝图。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打造上下联动、相互衔接、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明确“五级书记”的职责定位,发挥各级书记在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切实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体化建设。2024年,全省20人入选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这不仅是对贵州“五级书记”引领教育工作的肯定,而且也展现出教育强国建设中的贵州党建智慧。积极践行“三全育人”改革要求,不断探索“三全育人”的贵州经验,连续17年开展德育品牌“贵青杯”活动,获批3个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创建省级劳动教育示范县10个,各级实践基地(园地、场地)6817个,各级示范学校1108所,40所学校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

(作者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结婚登记进景区 点燃“甜蜜经济... (来源:中工网)文旅的风吹到了婚姻登记点。自5月10日婚姻登记“全国通办”政策施行以来,许多城市推出...
特锐德跌2.02%,成交额2.... 7月16日,特锐德盘中下跌2.02%,截至13:46,报23.73元/股,成交2.58亿元,换手率1...
全球基金经理风险资产配置创纪录...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据彭博社等外媒报道,美国银行最新调查显示,过去三个月投资者的风险...
宝明科技跌2.02%,成交额1... 7月16日,宝明科技盘中下跌2.02%,截至13:46,报58.33元/股,成交1.06亿元,换手率...
10金19银6铜!永泰县武术代... 在全国武术比赛的赛场上,永泰县武术代表队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与风采。他们以 10 金 19 银 6 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