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穿针”成熟可靠
创始人
2025-07-16 05:06:01
0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天舟九号飞行任务标识。资料图片    搭载天舟九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摄

  “不是五点半才‘发货’吗?这么快就到了!”一位网友的惊叹,引发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消息评论区的热烈讨论。

  7月15日8时52分,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成功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实现精准交会对接,随后转入组合体飞行段。此时,距离点火发射仅过去约3小时。

  作为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由于距离跨度巨大、控制精度要求极高,被形象地称为太空“万里穿针”。

  从天舟一号到天舟四号的6.5小时交会对接方案,到天舟五号创造2个小时交会对接的世界纪录,到天舟七号、天舟八号相继实现3小时交会对接,并推动该模式顺利升级为货运飞船标准对接模式,再到如今天舟九号进一步验证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的卓越性能,我国在空间交会对接领域逐步形成一整套自主可控、成熟可靠的技术体系,在中国载人航天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模式不仅在时间上优于传统的6.5小时模式,而且相较于2小时模式,其相关系统的条件要求更为宽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3小时模式不仅降低了对火箭入轨条件、测控精度、敏感器及导航精度、制导控制精度等方面的要求,还增强了任务的可靠性,“在我国当前的航天技术水平下,该模式是兼顾效率与可靠性的最优解,是性价比最高的技术方案”。

  不同于天舟七号交会对接的“高精度”和天舟八号的“正中靶心”,天舟九号面临在新的轨道高度和首次在特定太阳高度角条件下实施交会对接的挑战。

  “针对不同轨道条件,我们依托轨道数据及仿真开展分析研判,确保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完全满足任务需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新的太阳高度角给交会对接任务带来的挑战,研制团队开展了大量数据分析和仿真验证,确保飞船在轨阶段各系统的稳定运行,“天舟九号任务的成功,充分验证了3小时交会对接模式在复杂工况条件下的高可靠性”。

  事实上,在多年多次多模式成功实施交会对接任务的基础上,中国航天人已总结提炼出一整套“锚点”理论和技术。它们如同空间交会对接的智能导航坐标,预设关键位置参数后,可将复杂交会过程分解为多个可控阶段,既能实现“太空穿针”般的精准对接,又能动态调整轨迹,应对轨道误差与突发故障,还能缩短任务周期,支持不同时长的交会对接模式。

  “该技术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等重大工程的核心支撑,已成为推动航天器自主控制能力跨越的重要一环。”该负责人表示。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 本报记者 张晓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传北汽福田与戴姆勒或将分手,一... 来源:国际投行研究报告万木桥/文2025年7月有消息称,北汽福田与戴姆勒卡车合资项目濒临解体。双方合...
熊去氧胆酸板块活跃 广生堂涨幅...   07月16日消息,截止13:20,熊去氧胆酸板块活跃,千红制药涨停,广生堂等个股涨幅居前。
【百姓评台】本周主题:筑牢暑期... (来源:河北新闻网)转自:河北新闻网 河山云报道 暑期是...
高位截瘫的甘肃女孩,是“捞女”... 来源:雷叔写故事事情要从去年11月说起。那会儿,正在银行上班的小白通过小红书认识了男生小张。两人迅速...
鑫福里小区业主外出,社区紧急处...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丰台区鑫福里社区一名工作人员近日巡楼时发现,一户居民家的门缝正在不停地往外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