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北汽福田与戴姆勒或将分手,一场技术换市场的葬礼
创始人
2025-07-16 13:33:36
0

来源: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万木桥/文

2025年7月有消息称,北汽福田与戴姆勒卡车合资项目濒临解体。双方合资企业“福田戴姆勒”深陷经营泥潭:奔驰重卡国产化后销量暴跌,2024年仅售出1699辆,亏损超27亿元,直接拖垮北汽利润。

早在2007年寒冬,北汽福田与戴姆勒的“曲线合资”计划宣告流产。戴姆勒原拟以每股2.76元的低价认购福田24%股份,远低于当时10.76元的市价,试图规避合资政策限制。

这一方案因“技术封锁嫌疑”和“国有资产流失风险”被监管部门否决。

18年后,双方合资企业“福田戴姆勒”深陷泥潭:奔驰重卡国产化后年销量暴跌至1699辆,亏损27亿元,成为压垮合作的最后一根稻草。

图源:经济观察报

这场分手并非孤例——就在同一周,广汽菲克被法院正式裁定破产,负债81亿元,长沙工厂五次流拍无人接盘;上汽大众南京工厂关闭,117亿负债的清算程序启动;蔚来与江淮合资公司“江来”决议解散,代工模式落幕。

合资车企的黄金时代,正在2025年写下休止符。而在过去曾经被许多人奉为圭臬的“市场换技术”的招牌黄金理论,也让2025年沦为一地鸡毛的“葬礼之年”。

分手潮解剖:傲慢、脱节与零和博弈的三大病灶

现在许多人回忆起过去中国企业与外企的合资合作,总是骂那些合作企业很难听的话,实际上在合作合资的过程中,外方的技术封锁可以说是令人发指,让中国人感受到严重的卡脖子之痛。

戴姆勒的发动机霸权:2007年合资谈判中,戴姆勒仅同意引入12升重卡发动机,拒绝支持福田开发全球车型,福田沦为代工厂。

2010年,北汽试图重组福建戴姆勒(福建奔驰),因价格分歧和地方政府干预失败。福汽集团因福建省“闽台合作”战略放弃股权转让,戴姆勒也担忧北汽垄断其在华利益。

这场合租的深层矛盾在于:技术输出不对等(戴姆勒仅提供发动机)、海外市场承诺落空,合资沦为“代工厂”。

广汽菲克曾经是一家年销22万辆汽车的车企,但其Jeep国产车因“烧机油”问题遭央视315曝光,品牌口碑崩塌;十年未推纯电车型,Jeep混动技术2021年才落地,比比亚迪DMi晚三年,错失转型窗口。

供应链封闭:2020年前合资车企三电技术国产化率不足20%,成本居高不下,而同期宁德时代电池已占全球43%份额。

表:近年主要合资车企“分手”案例对比

分手背后:合资模式的系统性塌方

其实,合资车企的溃败非一日之寒,而是多重结构性矛盾的爆发,过去十多年以来,中资和外资车企合作分手的背后,往往存在以下四个因素,导致了系统性塌方。

1.技术主权之争:从“市场换技术”到“技术卡脖子”

外方长期垄断核心技转(如发动机、三电系统),北汽戴姆勒合作中,奔驰拒绝支持福田开发全球竞争力产品;

电动化时代技术优势反转:2020-2024年,自主品牌贡献市场76%创新配置,智能驾驶专利数超合资品牌23倍。

2.节奏错位:全球“五年迭代”VS中国“一年革新”

智能化代差:2025年自主品牌智能座舱平均迭代周期1.2年,合资品牌仍维持35年。Jeep车机系统沿用电阻屏时,长城坦克已普及高通8155芯片。

决策链条冗长致命:广汽菲克自由光改款需外方总部审批,拖延三年错过市场;

本土化失效:日产新奇骏强推三缸发动机遭中国消费者抵制,销量崩盘。

3.成本与品牌溢价双杀

成本失控:奔驰重卡国产化后定价仍高于本土竞品30%,但智能化配置落后,陷入“高溢价低价值”困局。

燃油车成本劣势凸显:发动机、变速箱研发成本高昂,叠加国六B排放标准,合资车利润空间被压缩;

品牌溢价失效:当吉利星越L以13万价格提供三联屏智驾时,同价位的本田CRV竞争力荡然无存。

4.股东博弈:控制权争夺撕裂合作根基

股比放开激化矛盾:Stellantis强求75%控股权,广汽拒当“代工厂”;

文化冲突制度化:菲亚特与南汽因营销总监任命权争夺,导致政策反复。

表:合资溃败案例的核心矛盾

中国车企全球崛起:技术主权与生态输出的逆袭

就在外资车企故步自封时,中国车企悄然崛起。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0多万辆,首次超越日本的442万辆,中国车企中的奇瑞、比亚迪更是成为出口明星。从技术来看,中国汽车对国外汽车实现了三大超越:

1.技术反哺:从“学生”到“导师”

比亚迪刀片电池反向输出丰田:bZ3搭载弗迪动力三电系统,日系巨头首次在核心领域依赖中国技术。

蔚来换电专利全球授权:超3300座换电站构筑技术壁垒,欧洲车企寻求接入标准。

2.供应链降维打击

宁德时代成全球基础设施:大众斥资24亿欧元与地平线合资开发智驾芯片,跨国车企主动拥抱中国供应链。

广汽埃安弹匣电池产线输出泰国:首个中国新能源全套生产技术海外落地项目。

3.全球化新范式:本土化生态运营

比亚迪墨西哥“金融+产品”双杀:联手BBVA银行推7.88%低息贷款,以金融杠杆撬动76%市占率。

奇瑞摩洛哥闪电战:依托本地经销商网络,Omoda车型上市3个月销量超日系竞品,包揽当地6月销量前四。

重构合作逻辑:从主从关系到共生生态

在国内,2023年中国汽车总销量超3000万辆,中国汽车品牌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2%,这意味着每卖出100台新车,就有52台是自主品牌。国产汽车首次超越合资进口汽车。

2024年国产汽车继续拉大领先优势,跨国车企被迫放下傲慢,探索三条突围路径:

1.市场份额逆转:2025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市占率达68.5%,合资品牌从70%峰值暴跌至31.5%;

“技术换市场”逻辑彻底失效。当中国车企在印尼建厂、在欧盟设研发中心、以蔚来ET5横扫德国出租车市场时,传统合资模式的核心假设已被颠覆。

2.研发主权让渡:中国定义全球标准

比亚迪Q1纯电车销量超特斯拉成全球第一;蔚来、小鹏智驾体验成行业标杆;

宝马联姻Momenta:基于中国路况数据开发AI智驾系统,应对“中国式过马路”场景,反哺全球车型。

宁德时代电池、地平线芯片构成全球电动车“基础设施”。

大众合肥研发中心:中国团队主导开发纯电平台,研发周期缩短30%。

3.反向出海:中国设计,全球分销

日产东风新合资公司:日产持股60%却甘当“渠道商”,专攻中国设计新能源车全球出口。

雷诺安培产业基金:携手中金私募布局具身智能,中方资本首次主导跨国车企技术路线。

4.生态联盟:打破主机厂边界

大众7亿美元入股小鹏:直接采用G9平台开发新车,开创“打不过就合作”范式。

蔚来江淮代工转技术同盟:合资注销后,江淮为乐道供应零部件,蔚来换电技术反哺江淮车型。

表:合资模式重构路线图

葬礼与新生:技术换市场逻辑的终结

北汽戴姆勒的分手、广汽菲克的破产,本质是旧合资模式的“系统性器官衰竭”。其病灶可归结为:技术主权争夺下的零和博弈+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致命时差+电动化浪潮中的成本绞杀。

——当中国贡献全球76%新能源创新配置、智驾专利数超外资23倍时,“市场换技术”的契约已被碾碎。

但葬礼之外亦有新生:宝马与Momenta的AI原生智驾、日产东风的“中国设计全球卖”模式、大众对小鹏的技术低头,无不揭示新逻辑:未来的合作,不再是“谁主导谁”,而是“谁能补全谁的生态位”。

权力结构洗牌:从中国市场看,自主品牌市占率从30%飙升至68.5%,合资份额跌破31.5%;

规则制定者易主:宁德时代电池标准、蔚来换电协议、华为智驾方案成为全球车企“必修课”;中国车企无需彻底打破外资控制的全球市场,但必须重构合作规则:平等化:拒绝技术附庸,如宁德时代反向授权福特电池技术;全球化:将中国供应链与研发力注入全球网络,如东风借日产渠道出海;敏捷化:以“中国速度”定义产品周期,半年迭代替代五年换款。

生态输出替代技术依附:比亚迪在墨西哥以金融生态碾压日系,奇瑞借摩洛哥跳板攻入欧盟,中国车企正以供应链为基座、技术定义权为轴心,重构全球汽车生态圈。“淘汰不是目的,但拒绝变革的企业,终将成为变革的代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

图源:经观汽车

“我们曾以为失去的是枷锁,其实只是停泊在旧时代的锚。”福田戴姆勒工厂里,这场技术换市场的葬礼,埋葬的是殖民式合资的遗骸,而墓碑之上,刻着全球汽车新秩序的密码:没有谁控制谁,只有谁更需要谁。

按一按入群交流

欢迎加入反做空读书会

适合企业董监高、品牌公关、法务及合规部门人员加入,会不定期举办活动

按一按入群交流

适合企业董监高、投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加入

添加以下备用号,以防失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阴晴布丁丨全国热哭预警地图更新... 川观新闻 马宁 许慧欣 范芮菱 剪辑 周芷冰近日,一场大范围、高强度的高温热浪正在影响我国,多地热到...
奋斗 担当 实干 | 四川远星... (来源:兴中能源)近日,由中山兴中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14.862...
IPO鹰眼预警|汉桑科技上市触... Hehson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财报鹰眼预警汉桑(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桑科技”)拟计...
网友称母亲质疑银行点钞少钱后被... 近日,河南汝阳县,一网友反映,称其母亲去银行存钱,发现柜台点钞比在家点的少了500元,质疑后遭一男店...
中宠股份:控股股东之一致行动人... 7月16日晚间,烟台中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宠股份,002891.SZ)公告,持有公司股份456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