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李新军 通讯员 路桂杰 刘杭 肖建 摄影报道
自2013年首列“苏满欧”中欧班列经内蒙古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以来,满洲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已累计护航中欧班列超2.9万列次,承载全国近三成的中欧班列运量。作为中俄贸易的重要枢纽,该口岸通过智能化、协同化改革,大幅提升通关效率,成为保障国际物流畅通的“硬核担当”。
科技赋能,通关效率提升60%。面对中欧班列运量连年增长的挑战,满洲里边检站推动传统查验模式向数字化转型。通过搭建“铁路口岸数据应用平台”,实现海关、边检数据共享,查验时间从原来的45分钟缩短至10分钟。同时,高清监控、智能预警等技术的应用,使口岸管控从“人海战术”转向“科技+人力”模式,通关效率提升60%以上。
优化服务,打造24小时无障碍通道。为确保班列“零等待”通关,该站推出11项便利化举措,设立全天候查验专岗,实施“一次登临、一次放行”模式。2025年一季度,满洲里口岸护航中欧班列1060列次,同比增长1.9%,回程班列运量更是位居全国首位。
目前,经满洲里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线路已达57条,通达俄罗斯、波兰、德国等13个国家,串联国内60余个城市。2024年全年货运量达36.75万标箱,货值超458亿元,“中国制造”正通过这条“钢铁驼队”加速走向世界。
满洲里边检站执勤二队队长郜耀勋表示,今后将持续深化智慧边检建设,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通行效能,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