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呼和浩特7月15日讯 (记者 刘洋)正值夏日,走进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公寓,绿树掩映的楼宇间,刚入职利乐的小张正搬着快递进门,“楼下就是快递柜,屋里家具家电全齐,上周签约这周就住进来了。”
呼和浩特经开区人才公寓占地205亩,住宅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住房一次建设3582套。内蒙古建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公寓项目负责人苏福军介绍:“为精准服务人才,我们推出梯度优惠政策:大学生减免50%、研究生减免75%、博士生减免100%,个人只需承担物业、采暖及水电费。同时,信息对接青城租赁平台,按政策落实补贴。”
目前,利乐、华耀光电科技、中电储能、双杰电气、瑞芬生物、黄埔轮胎、三零陆零等企业已累计使用1860套房源,有效解决了企业人才安居难题。“我们后期还将配建幼儿园,为大家提供更全面的生活保障。”苏福军说。
“以前在市区租房,每月通勤费就得几百块。现在不仅省了通勤费,房租还省了一半多。”华耀光电的技术员小李说,住得踏实,干活也更有劲。
从拎包入住的便捷,到真金白银的补贴,再到长远的生活配套,这3582套住房正成为呼和浩特经开区“筑巢引凤”的硬支撑——让人才来了留得住,住得好,才能心无旁骛干事业。
上一篇:老旧小区改造惠民生
下一篇:“专属定制”托起生命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