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产业兴则乡村兴,质量稳则产业旺。特色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质量安全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秉持“守质量、强监管、兴产业、促发展”工作理念,聚焦博兴商用厨具、惠民安全网安全带(绳网)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通过深化风险会商、抽检检查、执法办案“三个体系”建设,构建起“三位一体”治理格局,深入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推动地方特色产业质量安全监管实现系统性提升。
防线前置,构建全链条风险治理体系
面对商用厨具、安全网安全带产业集聚度高、准入门槛低、质量风险突出的特点,滨州市市场监管局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打造“全域覆盖、动态研判、精准干预” 的风险治理体系。
协同联动强化风险研判。该局质量监督科牵头,联动认证认可、登记注册、网监、综合执法、检验检测等多业务条线,针对重点产业定期召开联合风险会商会议,精准剖析产业现状与潜在风险。2024年2月至3月,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先后在博兴县、惠民县召开专题产业提升暨风险会商会议,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风险共治格局。
源头治理织密防控网络。该局建立“搜集整理、提示通报、反馈处置” 风险信息闭环机制,实行台账式管理、销号制落实,确保责任到人、措施落地。
压实责任提升处置效能。该局严格落实属地、企业、部门“三个责任”,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风险处置情况,争取协调机制支持;推动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在重点产业全面推行质量安全总监和安全员制度,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基层监管部门通过强制认证、信用监管、行政执法等措施实现风险闭环管理,有效防范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风险。
精准施策,织牢立体式质量防控网络
该局以监督抽查、专项整治、严格执法为抓手,构建多维度、全流程的质量监管体系,提升监管精准性与震慑力。
监督抽查提质增效。市县两级联动,聚焦特色产业加大抽检投入力度,2024年市级监督抽查经费中41.84%用于商用厨具和安全网安全带抽检,完成130批次抽检,问题发现率8.46%。在经费不变、检验项目增加的情况下,全市全年完成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和快速筛查5443批次,同比增长3.15%。同时,该局严格不合格产品整改复查程序,确保监管实效。
专项整治靶向发力。2024年,围绕电动自行车安全、燃气用具质量、重点产品隐患排查三大任务,通过隐患排查、专家检查等方式,该局组织检查市场主体2130家,发现并整改问题230个,指导396家企业落实质量安全责任,通过现场会、督导检查等形式推动基层落实,形成“发现问题-整改提升-巩固成效”整治闭环。
严格执法强化震慑。该局全年查办商用厨具、安全网安全带等质量违法案件140起,罚没款103.44万元,有效遏制违法行为,通过闭环管理督促企业彻查不合格原因、落实整改措施,推动商用厨具监督抽查合格率同比上升10%,质量违法案件同比下降12%,达到“查处一起、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的执法效果。
疏堵结合,赋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强化监管的同时,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培训赋能、标准引领、科技支撑,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实现监管促规范、规范促发展的良性循环。
订单式培训夯实发展基础。针对企业需求,该局举办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品牌建设等专题培训,覆盖博兴厨具企业70家500余人次,显著提升从业人员风险管控意识和质量标准掌握能力,为产业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标准品牌引领品质升级。该局指导优势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发布商用厨具产业集群团体标准17项,推动标准水平高于国家、行业标准。目前,滨州厨具企业获评山东省优质品牌9项、知名品牌7项,“山东省优质商用厨房设备生产基地”通过省级核查。
科技创新驱动动能转换。该局着力扶持厨具产业提升创新能力。截至目前,博兴县厨具行业新授权专利206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有效专利累计达1200件,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11件、驰名商标1件。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促成9家企业完成17笔融资,金额达9267万元,实现知识产权“量质齐升”与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核心动能。
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构建“三位一体”治理格局,既守住了地方特色产业质量安全底线,又激活了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为区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
原标题:滨州以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性提升赋能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