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旬阳市神河镇铁树梁、下街等搬迁安置小区,一幅景象令人忧心:十几米长的电线从高楼窗口“飞流直下”,楼梯间私拉乱接的插线板如蛛网密布。这不仅是社区面貌的伤疤,更是悬在600余户、2100余名搬迁群众心头沉重的消防隐患。“下雨天,裸露的充电线看得人提心吊胆”,神河社区支部书记、人大代表赵龙波的叹息道出了居民的普遍焦虑——300余辆赖以出行的电动车,“充电难”与“飞线险”如同两座大山,压在群众日常生活的脉搏之上。
民声入耳,人大步履急。群众的揪心事,就是人大履职的发力点。神河镇人大将此顽疾纳入重点监督议题,将其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核心攻坚项目。代表们的身影活跃在镇域各安置小区的角落。他们与镇村干部、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实地踏勘,空间布局、住户密度、用电安全,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他们俯身倾听,在楼栋间、院落里,将居民对“便利”与“安全”的深切渴望一一记录。最终,在充分汇聚民智、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精准锁定了神河社区铁树梁、下街、神河源及金河口社区等6处群众需求最迫切、位置最优越的地点,作为集中充电设施的首批“安家之所”。
高效落地,“飞线”终退休。在人大代表的持续监督推动下,一场解民忧的“闪电战”迅速打响。从民意收集、科学选址到设备采购、安装调试,整个工程环环紧扣,仅用三周时间,60个配备坚固美观遮雨棚的10路智能充电桩,便在这6处重点区域稳稳扎根。神河供电所全力保障,高效完成通电。如今,无论是烈日炙烤还是大雨滂沱,居民只需轻松扫码,爱车便能获得安全便捷的“能量补给”。曾经在风中凌乱飘荡的“飞线”彻底“退休”,楼道内外重现久违的清爽整洁。
民心所暖,代表心所安。崭新的充电车棚,不仅消除了深埋多年的消防隐患,更将“家门口的安全感”实实在在地送到了居民心坎上。铁树梁小区的吴女士指着新车棚,言语间满是欣慰:“以前得从窗口拉长长的线到楼下,既麻烦又怕出事。现在有了这车棚,省心又安全!”刚充上电的寇大姐脸上洋溢着踏实:“以前下班晚了找地方充电是难题,现在直接插上就行,风雨都不怕了!政府、人大真是办了件暖到心窝的大好事!”
从“飞线”凌乱到车棚井然,这一变迁正是神河镇人大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宗旨的生动缩影。它彰显了人大监督推动民生实事的精准高效,更体现了基层治理中“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扎实作风。下一步,神河镇人大将继续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以监督之力、为民之情,推动更多民生关切落地有声,让“安心、舒心、暖心”成为神河百姓生活的恒久底色。
作者:刘伟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